第四十八章 道别(2/4)
妃。”
赵学尔道“我也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我本以为那个时代已经结束,没想到上天又给了我一个机会重见光明。”
从此她便可以大显身手,光明正大地做她想做的事情,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担心被人发现和指摘。
柳弗思道“你如此意气风发,倒叫我有些担心你了。”
赵学尔道“我有什么可担心的?”拎起茶壶为柳弗思斟茶。
柳弗思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柳弗愠曾经推荐赵学尔做太子妃的事情告诉她。
“去年我和哥哥押送盛金去京都,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本来不想告诉你,又担心若是现在不告诉你,你这样一往无前的性子,将来到了京都会摔跟头。”
“皇上为太子选太子妃的消息,我与哥哥押送盛金去京都的时候就知道了,哥哥还曾经向太子举荐过你,太子没有接受。”
“后来我们从吴舍人那里得知,原来太子不但忌惮康宁公主,还十分畏忌先太后,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在选妃嫔的时候都有许多顾忌。所以我才想不通,他为什么会主动求娶你做太子妃。”
“太子是一个有野心的储君,将来也会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你如此聪慧,应当知道,他的野心容不下你的志向。所以,到了京都你万不可还像在承州时这般行事。”
赵学尔拎着茶壶的手停在半空中,她实在没有想到,李复书竟然在那么早之前就知道了她,并且曾经还拒绝过她。
所以说她根本不是李复书心目中最理想的太子妃,甚至李复书还会因为对先太后和康宁公主的忌惮,对她有诸多猜忌。
如果李复书本身就对她如此戒备,那么她嫁给李复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赵学尔的这些想法不过在一念之间,须臾,她若无其事地放下茶壶“我若是要改变行事,还去京都做什么?”
是啊,她当初决定嫁给李复书,又不是为了去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妃,她只是想要太子妃的权势,确切的来说,她只是想要李复书的承诺。
李复书承诺她只要做他的太子妃,他就会帮她实现她的理想和抱负,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她有生之年都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
这个世上就没有不忌惮臣子的国君,也没有不忌惮国君的臣子,她只要当他们是普通的君臣关系就好,又何必在意她是不是李复书心目中的太子妃呢?
赵学尔不在意,柳弗思却在意,她急道“那你就别去京都!比起将来听到你命丧京都的消息,我倒宁愿你不要去京都得那太子妃的虚名。我知道,你做得到的。”
后宫干政,本来就容易惹人诟病,遭人猜疑。
柳弗思与赵学尔是一起长大的,她知道赵学尔去了京都会做什么,而她又曾经见识过李复书的为人和野心。
在柳弗思看来,李复书和赵学尔实在不适合成为夫妻。
柳弗思的话却没有让赵学尔动摇“居高声自远。即使是有代价的,我也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况且事情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不是吗?至少他现在是相信并且支持我的。”
“未来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多少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做不到说服自己放弃。”
赵学尔太过于执着于李复书对她的承诺,无论柳弗思怎么劝,她都不愿意放弃成为李复书的太子妃。
吴自远虽然一开始不同意李复书娶赵学尔为太子妃,可既然圣旨都已经下了,他自然也不敢再显露出半分不满,在赵学尔面紧守礼仪,毕恭毕敬。
只是他心中却仍是担忧,赵学尔这样的人做太子妃,也不知是福是祸。
赵学尔都二十四了,赵同夫妇自然早就给她备好了嫁妆。
所以现下赵府人来车往的,是在给这些嫁妆打包装箱,然后运到停在码头的官船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