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宁腰间绣春刀(2/3)
当然是吟诗。
作诗。
宁恒并不擅长。
但是。
他擅长拿来主·义啊。
反正羞耻感这种东西,一回生二回熟。
三次就老脸厚如城墙了。
送别诗有哪些呢?
宁恒眨眼就想到了几首。
有备无患。
翌日。
宁恒在五更时分居然就自动醒来。
而且神清气爽。
一点也没有萎靡之感。
“难道是昨天中午观雪有感?”
宁恒心中疑惑。
儒道修炼。
在民间盛行极广。
但很少看见读书人动手动脚。
反倒是武夫常有械斗。
“启智之后,我的视力的确得到了提升,那这个世界的人不会得近视眼?”
忽听得院子有脚步之声。
宁恒开门。
老宁起得更早。
只见他立于风雪之中,对着一根木桩,左手握绣春刀,右手握柄,围着木桩转。
一圈又一圈。
却不拔刀。
宁恒没有打扰,而是在一旁静静的观察。
等待刀出鞘,好见识一翻。
宁慎勇身量并不高大,手臂和脚也不粗大,没有肌肉凸起之感,整个人比较的匀称,长相也比较儒雅。
不穿飞鱼服,换上一袭青衣长袍,倒更像是儒生一些。
宁恒又看了一会。
老宁忽然缓缓收纳吐气。
就这?
宁恒心中很失望。
不对。
也许老宁是个花架子。
一个衙门快手。
哪会写的字比一般的秀才写的还好。
佩刀。
或许只是装饰。
用来看的。
当衙门快手,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于是,宁恒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万一打击到老爹的自尊,就不太好了。
去厨房打一盆热水。
老宁抖了抖身上的积雪,擦了擦脸,身上有水汽蒸腾。
趁着这功夫,宁恒想要拿老爹的刀来观摩一下,老宁一只手按住了刀柄。
“别动,它不属于你。”
老宁把刀横跨在腰上。
“我去衙门了,近日天冷,在书院不要轻易出去,流民四散,难免会有心思歹毒之人,不是很安全。”
“明白。”
天还未亮,老宁没马,走路去定康县。
待老宁走远,宁母圃氏才缓缓从里屋走出来,里屋冒着炭烟“你爹也是个闲不住的,想当年,你爹读书时……咳,这木炭真呛人。”
宁恒走过去,把门打开,让炭烟散出,问道“娘,我爹当年也读书?”
“读过一段时日。”
宁母似乎不愿意再提这个话题,转身又捣鼓她的那个火塘去了。
宁恒若有所思。
这几日,他在麓山书院就读,对这方世界越发的了解。
当年武皇帝猝死,麓山书院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不受朝廷的重视,反而是一种冷处理状态,自那以后,麓山书院,别说状元,连前三甲的学子都没有出过。
宁恒甚至有些怀疑。
自己贴上麓山书院学子的标签。
会不会影响到未来的仕途。
天亮之后,宁恒在家帮着宁母做了一些家务,并用白泥土制作了一个有烟囱的土炉,只待烘干之后,家里就能过上烧木炭无烟的日子了。
对此,圃氏责备了宁恒一阵,她认为宁恒正值读书的黄金时期,不应该浪费时间在这些琐事之上,待用木柴将土炉烧干以后,圃氏一脸欣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