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给儿子结交小朋友,给学生介绍女朋友(1/4)
老先生近年来,尤其是用他的话说:莫名其妙当上了书协的领导之后,也是没少上电视讲课。
讲书法理论、讲诗声音律、讲八股……老先生不光在书法上有独特的建树,在诗、画、文等方面也是很有成就。
有人说他的字画是文人字和文人画,这样说应该是对的,所谓的书法家、画家也只是他文人身份的延伸,而不是牢笼。
他自己也说过他自己的主业是教学育人,其他的都是副业。
面对这么一个机器跟着拍,他对此没有表现出一丝反感。
反而特别配合,还跟吴导开玩笑给他拍的漂亮点。
“章先生,您领着启老先进去坐一会儿,暖棚里已经备下了新茶和金爷他们最研发出的花卉点心,……”
这位章先生是启老的内侄,也是他一直在照料启老晚年的生活起居。
至于暖棚这可跟蔬菜大棚那个不搭边,暖棚的构想由来已久,有图片记载在解放前京城钟楼一带,就有大户人家,在入秋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搭建这暖棚。
他们这搭建的暖棚可是十分讲究,跟盖房子没什么区别,再说白一点就是后来的阳光房。
棚外大雪纷飞,棚内仍能竹木葱茏,春意盎然。
但兰园搭建的这个暖棚则没有这么讲究和局气,而是去繁就简之后在凉棚的基础上,做就一个封闭之所。
这就是类似于老年间冬季时节达官贵人听戏,都会在戏楼前搭建而成的大型彩棚。
彩棚和暖棚有同一样的作用就是避寒保暖,但又不同暖棚的建筑结构,彩棚技术要求很高,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搭建。
清《庆寿图》(慈禧四十岁生日)这副画里就绘画出彩棚的宏伟。
从故宫保存下来的彩棚烫样看,可以知道当时的彩棚分上下两层,下层全部凌空,不遮挡视线,上部被细密的苇席包裹,但有两百余扇玻璃窗用于采光。
彩棚与建筑相接处有帐子和卷窗,可卷起也能放下,既便于采光,也能防止雨水漏下来。
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彩棚是平顶的,天花上满绘青藤萝花卉和西番莲,三十根支撑立柱,通天彻地,均做成沥粉贴金的盘龙柱,规格很高。
总结就是一个字:讲究!
兰园的暖棚就是在这几者的基础上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构想的。
用竹子搭建框架,用厚油布做罩,挑高三四米同戏楼连接,内放桌椅板凳,又置碳盆取暖。
骆涛也没有询问老先生怎么突然过来,之前知道最近启老偶感风寒,身体欠佳,为他的身体着想便没有邀请他。
同章先生短暂聊了两句,他便同慎之扶着老先生进了院。
有了启老的开头,也眼瞅着约定的十点也到,兰园一时间热闹非凡。
贵客一位接着一位。
“慎之,扶着潘先生进去。”
“慎之,扶着王先生进去。”
“慎之,扶着单先生进去。”
“慎……那什么朱先生您老受累,再从那边走一遍过来。
不是,刚才您老走的太快了,摄像没跟上您老矫健的步伐。”骆涛不由分说拉着朱先生,从大门处有说有笑把他哄到街道的拐角儿,准备重新走一遍机位。
老先生在知道他们要拍纪录片,神情特拘谨,不自然了起来,先是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小声问可以了吗?
在得到吴导的回复之后,“可以了,我陪着您老。”
骆涛也看出了朱先生脸上的不自然,便同他一起走,有人陪着说话,老先生也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会移动的机器上。
进了门,“好了吗?”
“好了。看您老走路的步伐,真不像一位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