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春晚结束,同文艺工作者交谈(2/4)
师,说到老师,我想起我的老师,著名教育家陶淑范,她是我、我哥哥和我妹妹的老师,也是我儿子和女儿的老师,她今年已经九十一高龄了,可能她现在就在电视机旁;另外,我还想向全国大中小学和幼儿老师拜年。”
她拿着话筒的双手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神态局促,讲着她和老师的故事。
在她讲完话,台下观众看到这一幕,也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赞赏的除了浓浓的师生情,更是对这位杰出女性的崇敬。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舞台上小朋友们载歌载舞,还邀请几位人民教师参与进去,师生同乐,这一幕很是让人动容,以后可不是那么容易看见了。
春晚到了这里,节目的进程也已经推进了三分之二。
接下来春晚组更有意思的搞出了两个十分有意思的节目,外国影视歌曲联唱,还有一个起名叫《电影打岔》,其实就是把中外电影放在一起混剪,还用唐城话给电影配音。
这两个节目在后世就是自媒体最常见的剪辑手段,但谁能想到早在一九八九年官方就开始整活了。
想象一下胡汉三在郊外的小溪边偷看一位外国美女洗澡,嘿嘿!画面不要太美。
今年的春晚真是太会玩了,搞出来的节目对现在的人来说很新奇。
在万众瞩目下,终于等来了陈小二他们两人的小品《胡椒面》,观看完这个小品,说实话内心微微有点失落。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原以为自己会被他们的小品给惊艳到,可惜,今年他们演绎的这个作品,只能算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听一曲《刮春风》缓解一下心情,再来一曲《我的祖国》,感受一下红曲之魅力。
零点的钟声响起,辞旧迎新,全国人民都在欢呼新年单位到来。
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走向未来》吧。
到此,一九八九年春晚便完美落下帷幕。
八十年代的春晚可没有结尾要合唱《难忘今宵》的习惯,自举办春晚到今年,也就一九八四年唱了这首歌,就是到了九十年代,十年间也只唱了四次。
《难忘今宵》是从两千零一年之后才成为春晚的保留节目。
……
在送走几位领导之后。
骆涛和戴台长他们走到演员同志的跟前,同他们握手,聊天。
“宋长英同志,刚才在舞台上的表演很好,看着让人捧腹大笑,…雷老师和赵老师两位的表演也是入木三分啊!”
这是在大家表演结束之后,骆涛就跟戴台长他们两位央视的领导提出在晚会结束之后,同不着急回家的同志聊两句。
对于骆涛这请求,他们一点不含糊,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您捧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的演员,不,文艺工作者各个都谦虚着呐,真正为大众表演。
简单说了几句话,便同一旁的彭丹同志握手,他们之间不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两年由于打交道,彼此还是非常熟识。
夸了她两句,在内地演艺界,很难找出另一个人比彭丹更适合代言中国妹子的形象:面如满月,明眸皓齿,性情直爽,质朴友善,唱的还是民歌,既符合官方艺术价值观,又迎合民间的审美旨趣,她的魅力横跨庙堂和江湖。
她连称当不得,两人客套几句,便没有了更多的交谈。
又转向和来自弯弯的潘安邦聊着天,“歌好,人也帅,这今后大陆这边一定有不少您的歌迷,到时候您可要多回来看看啊!”
潘安邦比骆涛小了几岁,论影响力也没有骆涛大,今儿个他这小辈是当定了。
他有点不好意思,微微弯腰羞涩道:“谢谢您的夸奖,今后我一定会多回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