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中国商业的昨天,今天,明天(2/3)
。
李成指着李向前怒斥道:“李向前你搞什么,看过就看过,没看过就没看过,你怎么能说假呢。
骆先生是写过不少很有影响的好书,那都是文学作品,咱们刘负责就喜欢读骆先生写的《教鞭》,还让全县教育办事员学习。”
李成批评完,刘国也上了场:“你这个同志有点不像话,骆先生在这里,你还说这没影的事,你这不是在糊弄我们,你是在糊弄你自己啊!
骆先生写过很多好书,你要好好看看,都是能洗涤身心的好文章。”
这花花桥子越抬越高,李向前委屈的头越来越低,他现在比窦娥还冤。
领导冤枉自己就算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文化,可原著作者都不认,这算哪门子事。
“两位批评的过了,我想李向前同志肯定是看过不少书,时间一长给记混了。
看没看过我的书都要吃饭,这没什么,只要看的书对自己有用,还能吃饱饭,这就是一本经世济民的好书。”对这么一位喜欢看“自己书”的读者,骆涛很是同学情他,批评就算了,还是应该多加勉励,继续读一些对他有帮助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不是我写的,但我从你的表现中看得出来这本书对你很有帮助,既然有用,不要管他是谁写的,今后还要继续看。”
又同刘国他们说:“这书有时间我也要看看,学习一下,今天能造就一个李向前同志这样的乡镇厂长,我想明天还能造就出更多的乡镇厂长,越多越好,造福桑梓。”
骆涛的这番话,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今天咱们是来学习竹编技艺的,可不是来讨论一本书,现在我们可要干正事,不然天就黑了。”
简简单单一句玩话,一扫先前的尴尬气氛。
骆涛的话让委屈的李向前再不委屈,已改先前的颓势,下定决心视察工作后一定到县书店里买骆涛的作品,读一读,好好洗涤一下自己的身心。
同时告诫自己今后再也不看盗版书了,盗版书害人不浅,除了作者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
骆涛也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就为我国版权事业做了贡献,并拯救了一位身陷囵圄的年轻读者。
竹编厂在长坝乡西南角一个大院内,斑驳的厂区,还有困难时期倒塌的房子,一些还健在的房子,墙身也出现长长短短的裂痕,一些墙体上还留有标语。
如“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喜交爱国粮“等……
由此可知这原来是长坝乡的粮站。
粮站的房子为了能多储存粮食,盖的都很宽敞,屋顶也挑的很高,窗户很少,有也是小窗,不作为采光,只是为了通风用。
从厂子大门进来,左拐了几步,来到工作的车间。
车间大门是一扇斑驳老旧的宽厚的木门,大门的左右写着四个清晰的大字——闲人免进。
看清晰度这应该是才写上没有多久。
进来的第一感觉就是黑,就算他们在办厂之前又开了两个窗户,在骆涛看来还是黑。
一眼看去骆涛没有在车间内发现有一颗灯泡,一根电线。
环境很不好,但车间内干活的所有人都很有精神,很有干劲儿。
“大家听我说,都先把手里的活放一放,京城的骆先生还有省市县各级领导来我们厂视察指导工作,大家鼓掌欢迎。”
李向前一嗓子下去,车间内二三十号人都停了手中的活,听着他指挥鼓起掌。
时间很长,掌声也很响,应该是诚心诚意欢迎他们的到来。
掌声如潮落,李向前又动情特别介绍了骆涛,他话音一落,这次的掌声比刚才还要响,连先前坐着几位,也起了身慢慢地,不由自主的往车间门口汇拢。
“下面咱们欢迎各位领导和骆先生给大家讲两句,鼓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