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师徒同性别不同命(2/4)
这是祝允明的真迹。”
慎之买的时候凭直觉就感觉这东西不假,再加上书体似祝允明,还带有“赵”的韵味,另外这几年他也得了一些骆氏秘决,学到不少怎么判断纸张年代的方法。
凭他所学的两把刷子,认定这幅作品所用纸张应在明朝之前。
除此之外,慎之就没有多少判断这副作品的真伪例证。
“老师,您是怎么就如此断定这就是祝允明的真迹?”
骆涛关爱的看了他一眼,这翅膀真是硬了,现在都敢质疑老师的水平。
慎之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问的有问题,慌忙纠正道:“老师,我是说您有什么依据……”捓
不如不解释。
骆涛咳嗽了两声,反问道:“你是怎么认为这是真迹?”
他回答的十分爽利,把他知道的都说了一遍。
骆涛白了他一眼,“你真是傻人有傻福。”要是没学纸张断代的知识,他这次纯属走狗屎运。
不过,也要必须承认,他确实有些运道在身上。
另外,真迹看多了,很能锻炼人的眼力见儿。
慎之站着傻乐。捓
他还是想听听骆涛是如何断定这作品是否是真迹。
对于慎之的求知若渴,骆涛也是有求必应,“你知道祝允明做过应天府通判吗?”
“这上面不是写着吗?”他不理解骆涛为什么会如此问?谜底就在谜面上,老师是看不到吗?
此时骆涛翻白眼的技术一点不输朱老师,这孩子没救了。
唉,叹了一口气,真后悔收他。
“这上面写什么就是什么了?这些年你都学了什么东西在脑袋里?辩真伪之前,记住了这上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是假的,然后你用真凭实据,一个一个把这上面假信息都成真,有一条信息对不上,就不能说是真的,严谨点叫疑似真迹。”
“祝允明他做过应天府通判,祝京兆的别号就是从这儿来的,他在应天通判的任上大概做了近一年时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嘉靖元年。”捓
“你看最后他明署的是应天府通判,这个很符合他书风严谨的特点。”
又道:“你再看此内容寥寥百余字,很有古风。‘于乎,堤于我乎,甃梁于我乎,构槥于我乎,给粟于我乎’。
这些力追古奥的句式都彰显他作为“古文辞”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的文学追求。
一般人是写不了这类有此古风的短文来。”
看着他一幅受教的模样,骆涛很是满意,不懂不可怕,就怕还不学。
“还有他写的卢廷玉,史书上却有其人,义门传里还提到过他,卢廷玉的义举跟祝允明的价值观很合,这一点也能证明这是他的真迹。”
慎之不解道:“为什么?”捓
“这能说明祝允明给卢廷玉写画像赞是有根源的,不是平白无故。”
说完自己的鉴定观点,骆涛轻轻地把作品给卷了起来。
放进蓝锦匣子里,道:“此作品祝允明所用的纸是宋代的。”
“我也感觉差不多是宋代,就不是很肯定。”
他说出这话,骆涛很想给他一戒尺,丢人的玩意儿,这话真好意思说出口。
师徒俩切磋好书画鉴定技术,骆涛才想起一个问题,这东西花了六百块钱,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你小子最近发财了?”捓
他乐了,很是得意,“老师说笑了,我看看书还可以,对做生意那是一窍不通,不能跟老师您比,您学究天人,在经济、文学、书画鉴定等等领域都造诣极深……”
这拍马屁的水平见涨,已经跟上他学生会会长的身份了。“打住,打住,再说下去,我就要躺在鲜花翠柏之中了。”
他拍的这通马屁,听着更像是墓志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