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平衡的智慧(2/3)
达到一百积分水平的资产,大都是这些自己看都看不懂的玩意儿。
自己只能从简介知道叫啥,干嘛用的。
但它的难度到底有多高,上下游产业链是什么,具体怎么生产出来,国内有哪些地方正在做,做到什么程度……
都是一窍不通。
总之就一句话——全世界该细分领域,最前沿的尖端技术。
要不说,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呢。
每一项技术,都价值百亿以上。
还只是技术。
先不考虑落地的因素。
……
一开始的兴奋劲儿逐渐散去,楚尧开始考虑,怎么把这些东西“弄出来”。
平心而论,还是很难的。
原因在于很多地方。
国际环境。
这些都是国外的高新科技,而且几乎都是管制出口的。
国内环境。
就算有技术,如何落地?
自己总不可能拿着技术专利,去卖给国家吧?
怎么来的?
分分钟露馅。
楚尧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得造“一座桥。”
所谓的“桥”,就是合理化的路径。
从技术到产品的变现,方方面面都有证可考,至少表面上有证可考的路径。
思索片刻后。
楚尧很快想到。
贝尔实验室。
这可以说是全世界知名度最大的实验室,而且是私人企业。
这家实验室从创立至今,在通信、产品、元件和网络等方方面面,都研发出数目庞大的技术专利,光获得的诺贝尔奖,就有七八个。
现在依旧大名鼎鼎。
一间……实验室?
楚尧忍不住点上支烟,默默思索。
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的。
只需要有足够多的钱,足够多的人才,再加上自己的“路径的终点”,根据结果反推,他们应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路径跑出来。
但可以预见,这项工作,必定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至少是五年为单位。
不过,一旦做起来……
嗯?
五年?
这时楚尧忽然想到一件事,抽着烟,迅速在网上搜索一份资料清单。
依稀记得,国家十四五规划,曾经发布过一份被卡住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
当时在网上引发很大热议。
搜了一会儿,很快搜出来。
检阅一遍。
果然,这份清单里,有十几项都和系统资产可以兑换的完全重合。
这是要爆炸的节奏啊。
这个惊喜实在太过惊人。
楚尧现在脑子都感觉嗡嗡的。
这些技术,被网友评价——解决一项,千古留名。
不止是钱的问题。
是国家层面竞争力的问题。
……
一支烟抽完,楚尧脑子里也浮现出另外一个思路。
自己……缺钱吗?
当然不缺。
只要想刷,随时随地都能刷。
街上那么多女人,想怎么刷怎么刷。
而……
自己真的有必要,为了把“这些技术变现”而去搞实验室吗?
太麻烦。
且效率很低。
或者,有更简易的办法?
比如……
以匿名的形式,将这些技术专利,输入到国家相关部门?
再或者……
纠结起一批类似于“唐心”这样的人,用他们各自的渠道,把这些东西送上去。
然后在国家层面,集中力量办大事。
想着这些,楚尧忍不住从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