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天子心难测(2/3)
牵扯数月以前的兵变,在所有朝臣的眼里,李亨被废已经是迟早之事,然而张清出任京兆尹,则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难道天子根本就没有废立之心,而是仍旧支持李亨?
这个想法在韦济的心里跳出之后,他只觉得胸腔内砰砰乱跳,仿佛自己发现了一个不该发现的秘密,瞬息之间又觉口唇发干,手心满是湿冷的汗液。
在与新任京兆尹张清交接的时候,韦济真想问上一问,天子因何任命他为京兆尹,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只是这种话,又岂是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能够宣之于口的?好在张清不是个很有城府的人,韦济几次旁敲侧击也试探出一些眉目来。
从张清的言谈间,韦济发觉,似乎他本人也对自己调任京兆尹一职颇为惊讶,应该是事先并不知情的。不过,在接到天子诏书之前的一天夜里,张清曾被天子几招入宫,在叙谈了半个时辰以后,才辞出兴庆宫。
张清是个颇为本分老实的人,在韦济面前,只言片语间就将自己的底泄的干干净净尚不自知。相反,他竟觉得韦济此人颇为亲和,毫无架子,与之交谈之后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韦兄乃治政之才,美玉在前,小弟资质愚钝,接任京兆尹着实汗颜,汗颜哪……”
张清说这些话并非全是客气的谦词,而是的的确确认为自己不如韦济。仅疏浚郑白渠一项,牵扯地方豪强世族,就算当朝宰相都不愿牵扯此事,韦济能在半年之内办成了,而且还没有惹出烦,这种能力足以蔑视百官了。
“张兄谬赞,如果不是各级官吏配合,韦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为无米之炊不是?”
见韦济一再谦虚,张清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只不好意的干笑了一声。
韦济自发觉天子似乎有意重用太子以后,他就在交接中与张清刻意结交,万一李亨果有翻身的一天,攀上张清这条线,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他还发现,张清对自己的感官不错,如此开了好头,将来如果刻意巴结一定还会更上一层楼。
然则,现在形势未明,只买下一条暗线即可,若弄的人尽皆知,他韦济成了太子一党的人,到那时可就只能一条路跑到黑,没了退路。
是以,韦济与张清的可以结交仅仅是点到即止。
次日一早,韦济神清气爽的赶往门下省履职,恢复了自信与淡定的他,自问将自己放在何处,一定都会如锥入袋中,而锋芒毕露。
门下省是宰相魏方进的后院,如果能和这个老头子打好关系,岂非又在朝中多了一层助力?
魏方进爱财之名,在朝廷上下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秘密。韦济在履任的前一夜已经命家奴往魏府中送了礼单,礼单的分量不轻,他相信一定会让魏方进心满意足的。
于门下省门外下了马车,韦济款步踏上石阶。守门的差役早就得了信,知道今日有新官履任,便早早在门外候着,然后一直将韦济迎入门内。
只是进了正门以后,韦济忽然就生出了一种局外人的错觉。
但见省内官吏行色匆忙,各有公务,似乎全然看不见他这个刚刚履任的正三品重臣。
既无人上前引路,也没有人与之见礼。
韦济并非没有来过门下省,虽然是屈指可数的几次,但也知道里面规矩森严。
现在这些人对自己视若无睹,代表了什么?愠怒之感立时在他的胸腔里隐隐发酵。
就算在兴庆宫里,连天子身边的近侍都对他毕恭毕敬,这些蚂蚁搬忙碌的蕞尔小吏又算什么?
怒从心生之下,韦济一把拽住了从他身边路过的一名官吏。
“侍中何在?”
侍中自然就是指门下侍中魏方进了。
那官吏这时才好像发现了庭院里还站着一名紫袍重臣,连忙行礼道“卑下书令史连有道,侍中不在省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