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天子亦难断(2/3)
李亨竟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到了如斯地步。
“臣建议,召集重臣,共商反击大事。”
“秦卿老成之言,朕以为甚是。事不宜迟,便定在今日午时之后吧。不过,朕想听一听,秦卿可有了主意?”
说实话,孙孝哲大军断粮的时间也不短了,各种不利情绪在其军中发酵,已经快到了质变的时刻。只是,一时之间,他还不能拿长安的安危做冒险之举,因而才建议又河东调兵。至于如何尽快退敌歼敌,自然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长安民营和团结兵作为出战的主要兵力,然后再不论贵贱高低征召长安十六岁到六十岁之间的所有男丁备战。
如此,便是成败在此一举的局面。
秦晋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告知李亨,但思忖再三还是觉得稳妥起见,还是没有和盘托出。
该说的事都已经说完,秦晋便起身告辞,李亨竟亲自起身目送其离去。
便殿内只剩下李亨一人时,粗重而又绵长的叹息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不绝。
“陛下,门下侍郎李泌求见。”
“是先生,快宣!”
在以往漫长的岁月里,李泌一直是李亨的主心骨,现在身处逆境,他又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位甚为忠心的道家名士。
“臣李泌拜见皇帝陛下……”
见礼之后,李亨便与李泌说起了河东兵败之事,李泌闻言大为震惊,本以为孙孝哲二十万贼兵已成强弩之末,,哪料得到河东又陷于危局。
“陛下,河东乃关中之肘腋,一旦肘腋有失,接下来就是腹心之患。”
李泌的声音虽然低沉,却不见半分惊慌。
“朕知道,先生可有应对之法?”
思忖了一阵,李泌问道
“不知御史大夫可有应对之法?”
李亨喟然一叹。
“御史大夫似乎没有把握,不曾与朕说起。”
得知秦晋也没有准定主意以后,李泌这才侃侃道
“以臣之见,当务之急在关中而不在河东。”
李泌的声音陡而高亢,双眼精光四射。
“眼下孙孝哲贼兵已成强弩之末,只要在河东彻底糜烂之前,将其彻底歼灭,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一心对付进击河东的叛贼!”
这个想法与李亨和秦晋之前商议的竟是一样,但最关键处还是让李亨如鲠在喉。
“先生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以朕之主意,可尽数征发长安城内男丁,与叛贼做输死一战,可秦大夫似乎并无必胜把握……”
闻言,李泌哈哈大笑。
“秦晋也终有寸光短浅的一日。陛下,臣建议,当立即派出使者往草原大漠,请铁勒回纥部出兵剿贼,只要草原大军一到,必然如摧枯拉朽一般,关中危局便轻易可解。”
这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鞭辟入里,竟使李亨有振聋发聩之感。
李亨暗道是啊,朕怎么就没想到,草原上还有十万铁骑虎视眈眈呢,如果请回纥部出兵,孙孝哲部这等断粮之兵,又怎么能有还手之力呢?
但紧接着,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使得李亨的兴奋之火又渐渐转弱。
草原部族野蛮成性,早就对关内富庶之地垂涎三尺,只不过唐军兵威震慑天下四海,这才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唐朝自保尚且不暇,一旦请回纥部出兵,帮助平乱,又与引狼入室何异?一旦他们涉足大唐腹地,必然会烧杀抢掠,使百姓再度陷入战火灾难之中。
李亨身为天子,又怎么忍心因自己而使得子民再一次遭受荼毒呢?
李泌似乎看出了李亨在犹豫,便高声劝说
“陛下万勿犹豫,两害相权取其轻。倘若因为妇人之仁而致使社稷断绝,则悔之晚矣!”
两害相权,涉及断绝,悔之晚矣……一字一句就像响鼓重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