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乱唐

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将荐名将(2/3)

目录

晋眉头微跳,道

“何事如此兴奋?”

“回纥大将磨延啜罗遣人送来军报,声称在庆州一带活捉了贼首孙孝哲!”

孙孝哲竟被活捉了?就连秦晋都大吃一惊。他此前派出乌护怀忠的骑兵追击叛军残兵,从长安一路往潼关方向,往冯翊郡方向,梳理扫荡,为的就是活捉或者斩杀此人。但又万想不到此人狡猾至此,竟以声东击西之法,往西北方向逃到了庆州地界,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被一路南下的回纥骑兵正好逮住。

兴奋之余,秦晋的脸又冷了下来。

“那磨延啜罗莫非以为孙孝哲在手,奇货可居,打算漫天要价吧?”

郭子仪亦是如此担心。

“磨延啜罗只送来军报,未曾将孙孝哲一并押解进京,必然存了此等心思。”

秦晋冷笑道

“就让他揣着奇货吧,咱们不与表态,看谁着急!”

郭子仪还是担心。

“末将只担心朝中有人会因此再做文章!”

秦晋却冷冷道

“那些鼠辈文章做的还不够多吗?也是时候让他们得到教训了!”

很显然,郭子仪明白秦晋所指的教训是什么,便道

“大夫以自罚逼迫天子表态,恐怕得不偿失!万一……”

秦晋摆了摆手。

“李泌之流不过苍蝇蚊子而已,此前之所以留着他在耳边嗡嗡作响,是不想在危机之时乱了自家阵脚,现在此人既然得寸进尺,又何妨让他作茧自缚?”

郭子仪担心的就是这个,逼迫天子做不情愿的事,必定会使天子心中留下一根刺,就算暂时不发作,也早晚有发作的一日,如此留下隐患,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

然则,秦晋所顾虑的根本就不是李泌,而是即将入政事堂为相的房、崔二人。

在天宝十五年时期,房琯为兵部侍郎,崔涣为黄门侍郎,虽然听过其名,也见过其人,但毕竟不曾打过交道,这两个人平时也极是低调,实在弄不清楚他们的脾气秉性究竟如何。

但是,这两个人既然是李隆基带到蜀中去的,又送回来推荐给李亨,也就说明绝非易与之辈,怕只怕又是和李林甫、杨国忠这等人一般,私心极重,那可就麻烦大了。

眼下的政事堂虽然不成样子,陈希烈抱病不出门,魏方进只顾着明哲保身,但至少不会坏事,神武军和自己也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如果李隆基送回来的是两个超级搅屎棍,一面要争权夺利,一面还要做出政绩,那么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充分陷阵的人。

从哥舒翰到高仙芝、封常清,又有哪一个不是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呢?

李亨又是个软弱的天子,一旦不能平衡臣下,朝局顷刻间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然则,李亨登基毕竟是存了疑的,事先为经李隆基许可就先斩后奏,虽然李隆基时候也表示了赞同,愿意退位为太上皇,可是毕竟有了得位不正的话柄。因此,李亨在处置一切和李隆基有关的人和事时都极为慎重,生怕再落了人话柄。

其实,还有一件事是秦晋想说,又犹豫着要不要说的。

眼下长安局势已定,朝中已经有风声,希望把太上皇接回来。但是,李亨明明听到了这种呼声,却选择充耳不闻,当做听不到,这么做就绝对有欠考虑。

当然,秦晋也不希望李隆基这个最大的搅屎棍再回来插上一脚。然则,李隆基毕竟做了近五十年的太平天子,其威望远非做了十几年太子的李亨可比,如果放任其留在蜀中,会使中央政府的权威遭到严重质疑,尤其是已经派到地方上就藩的藩王。

这些人手中都有李隆基的诏命,可名正言顺的掌握地方兵权。可想而知,李亨如果迟迟不接李隆基返回长安,而使其一直流落蜀中,绝对会有人借此而兴风作浪。

“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才子风云录 春闺梦里人 情倾民国 斋芳事 圣言问道 剑起星河 盖世剑主 菩萨劫 网游之魔威太虚 重生之大牌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