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乱唐

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遗为将(2/3)

目录

事当如何处置!”

“陛下,臣赞同崔相公的建议,当立即派兵剿灭李璘叛军,否则将对房相公的东征大军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他在殿门口时就已经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崔涣中气十足,声音都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外面。

李亨不禁一怔,问道

“出兵?朝廷哪里还有兵可出了?”

现在的关中只有神武军和左卫军两支兵马,神武军兵员不过两万人,那是要准备随时策应房琯东征大军的。潼关倒是有裴敬的三万人马,可潼关关乎三辅生死,兵力更不可轻易调动。至于,左卫军和那些纨绔子弟组成的新军,李亨都不确定他们是否有合格的战斗力,更何况,关中也必须有足够的兵马坐镇,以备不时之需。

总而言之,李亨心念百转都找不到一支可以派往江陵平叛的大军。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朕今日却是已经到了这地步,又何从平乱呢?”

李辅国当即眼珠一转,建议道

‘陛下,事急从权,不如以神武军讨伐李璘!’

崔涣立即针锋相对

“神武军人马本就不多,兵员又多是关中河东任事,到江南去胜负未可知也!”

李辅国眼皮一番,当即就要和崔涣进一步争执。

秦晋却忽而开口了。

“陛下,臣举荐一人,可抵十万精锐!”

李辅国和崔涣俱是被惊得一怔,这秦晋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有李亨目露喜色,他知道秦晋从未说过空话,甚至于在昨日间,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推断,到最后的结果还不是证实了他的先见之明?

“秦卿举荐何人,快快说来!”

秦晋从容道

“此人也在殿内,就是高适!”

高适?

所有人都大觉不可思议。高适此前不过是个左拾遗这等无关紧要的小官,又从来没表现过其有过人的将才,怎么到了秦晋的嘴里就成了堪抵十万精锐的不世之才了呢?

李亨听到了高适的名字,先是一阵愣怔,继而目光又马山个转到了站在秦晋身后的高适。他一想到高适乃秦晋所举荐之时,心中立时也就了然,秦晋一定早就深悉高适之才。

与李亨不同,崔涣则更多的是对秦晋的另眼相看。高适虽然是秦晋所举荐,但言行举止却处处与之划清界限,这也是崔涣欣赏他的另一则重要原因。能够不畏上,不媚上,这才是一个合格官员所应有的基本素质。

以秦晋之精明自然能够看的出高适对待他的态度,可他依然极力推荐高适,这就令崔涣有些看不明了。以崔涣对秦晋的了解,这种人在身边聚拢了一个小圈子,党同伐异,是标准的奸臣配置。按道理说,既然高适不肯投靠,换来的应该是不遗余力的打击才对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让崔涣暗暗心惊。他虽然很看好高适的为人,经过一番交谈也可以感觉到此人的才干,但也无从根据如此笃定的称其能低十万精锐。

秦晋今日所言,要么是夸大其词,要么是真有识人慧眼!

至于,秦晋究竟属于哪一种,崔涣也糊涂了,也看不准了。这对于仕宦数十载的崔涣而言,已经是极为罕见的状况。既然无法看清秦晋的用意,也就不急着表态,只眯起了眼睛,静静的等着秦晋把后续的内容说出来。

“陛下,李璘造反名不正言不顺。陛下只须以一人,持天子诏书到江南去,昭告官民百姓,叛军便可烟消瓦解。”

“就这么简单?”

李辅国没想到秦晋的建议居然是以诏书平乱,觉得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崔涣却陷入了沉思,忽而又道

“李璘拥江陵之兵,又有积聚如山的粮食,仅凭一纸诏书就能使之伏法吗?”

秦晋道

“当然不能,这就需要剿抚并重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才子风云录 春闺梦里人 情倾民国 斋芳事 圣言问道 剑起星河 盖世剑主 菩萨劫 网游之魔威太虚 重生之大牌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