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国恨(2/3)
去,只得望山而兴叹,无可奈何。之差最后一线机会,如果这雨再晚几个时辰下,那些逃走的叛贼,必难逃命。
此时的战场一片狼藉,在大雨的冲刷下更是混乱,磨延啜罗顾不上清理尸体,下令全军押着为数不多的俘虏返回军营。经此一战,回纥部再一次阵斩近万人,每人腰间至少都悬着一颗首级,虽然狼狈却兴高采烈的踏上了返程的路。
这场大雨下了整整一夜,天刚刚放亮时才堪堪停止。磨延啜罗一方面派人向秦晋报捷,一方面又遣人赶去清理战场,处理尸体。近万具尸体如果放任不管,在这炎热的盛夏天里,用不上三日就会腐烂发臭,弄不好就要搞出瘟疫来。虽然这里是荒山野岭,磨延啜罗也绝不像冒险。
当秦晋得知了昨夜的战况以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眉头紧锁。他知道磨延啜罗急于证明自己,却也低估了此人为回纥部正名的决心。毕竟他们在河东被打的太惨,与神武军会合以后又受到了或明或暗的嘲讽与鄙视。
杀人事小,耽误了秦晋的计划确是最令他头疼的。但好在这不算是杀降,影响还不至于太坏。
与秦晋相反,当杨行本得知了叛军残兵几乎被斩杀殆尽的捷报后,竟兴奋的流露出了罕见的笑意。
秦晋瞥了他一眼,道
“现在满意了?磨延啜罗一战斩首近万,叛军主力几乎损失殆尽,咱们此去洛阳再无阻力!”
杨行本明显在压抑着自己的兴奋,表情就有些古怪。
“克复洛阳,乃大唐立国以来的不世之功,将军即将拔得头筹,末将心中岂能不欢喜?”
在所有人的眼里,扫清了禁军洛阳的障碍以后,好像洛阳城就唾手可得了,秦晋决定给他们泼上殿冷水。
“洛阳城高池深不亚于长安,就算叛军主力尽失,凭借坚城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啊!”
这番话似乎对杨行本没有丝毫影响,竟又忍不住笑了。
“当年封大夫守洛阳,又坚持了几日?难道大夫以为现在的洛阳城里还有比封大夫更厉害的角色吗?”
这句反问竟让秦晋略感怅然,若有所失。
“也不知高相公生死如何了。”
高仙芝在去岁的大战中生死不知,至今杳无音讯,朝廷在议论抚恤时,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
李隆基做天子时,自然要对兵败失地的高仙芝大加责罚,但潼关失陷以后李亨很快就通过兵变掌权,对高仙芝的评价也受到了秦晋的影响,比以往高出甚多,甚至连远在幽云之地滞留的封常清也一并赦免了。
“何止高相公,还有随房琯出征的李嗣业,当年在安西时也是一代骁将,现在不也是生死不明吗?”
杨行本跟着秦晋附和了一句,虽然口中说着是生死不知,但对两人的下场而言,却并不抱多大希望。
“不说这些了,既然扫清了外围的障碍,攻打洛阳就要做足准备。新安的几处民营加起来也有五六万人,传令过去,一体征召发动,赶赴洛阳,以备不时之需。”
秦晋相信,攻打洛阳绝非易事,叛军也不会轻易放弃立国的都城。至于那种炸城的把戏,对于新安这种高不过两丈,宽不过十步的小城还能有些作用,可对付洛阳城,以目前的威力,效果将会微乎其微。
忽然间,杨行本竟又突兀的问了一句
“磨延啜罗不遵将令,大夫难道无意处置吗?”
秦晋扭头看了杨行本一眼,知道他对这些草原异族都没有好感,能打压就打压,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进军洛阳的命令陆续传达至各部,位于慈涧的薛焕、秦瑞部率先进兵,磨延啜罗的回纥部马步军紧随其后,接着就是秦晋和杨行本所率领的神武军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向东挺近,绵延数十里,一路上处处旌旗招展,人扬马嘶,种种迹象都在向都畿道的百姓们昭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