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才子风云录

第三十六章 张太岳所荐何人(1/3)

目录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荆州人,故而人又称为张荆州。当时的人,有人以名行,有人以字行,所谓行,就是大家都这样叫他,久而久之,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就都不知道他别的名字了。

名字在现代社会是统一的,而古人是分开的,一直到民国时期还是这样。

比如说文征明,姓文,名壁,字征明,他以字行,所以世人皆知文征明,知道文壁的就少而又少了。

唐伯虎也是以字行,只是书画上都写自己的名唐寅,所以大家都知道唐寅跟唐伯虎是一个人,但是都习惯叫他唐伯虎,很少叫他唐寅。

张居正却是以号行,人人都叫他太岳先生,在文章里又喜欢称作张荆州。将一个人的出生地作为他的称谓,是对此人最大的赞誉,也是表示自己对他最大的尊敬。

“况且,你果然在这里。”

文杰忽然从文宾后面跑出来,抓着况且的肩膀晃了晃。

“你也来了。”看到文杰,况且也很高兴,两人有几天没见了。

“本来不想来的,我哥说你在这里,我就来了。”

“这位就是况兄弟吧?”那个穿锦缎曳撒的人冲着况且笑着说到。

“仁兄认得我?”况且也打量他几眼。

况且本来对此人毫无兴趣,但联系到张居正,此人在他心目中的比重就增加了。

但见此人中等身材,相貌也还端正,只是眉眼嘴鼻之间的距离都有些偏小,像是受外力挤压了一般。

他忽然想到一个笑话,据说建文帝出生时,半边头颅被挤压过,结果生出来后,半边头颅是圆的,半边头颅却有些扁平,连朱元璋都戏称他最喜爱的孙子为“半头”。这当然不影响建文成为皇太孙,后来又成为一代明君,可惜天命太短了。

难道这位仁兄也在出生时遭过挤压?

“能随侍老师身边的,自然就是况兄弟。久仰了。”此人拱手致意。

况且也拱手还礼,心想你倒是想多了,随时侍奉老师的可不是我。

“况且,这位是祝云祗祝兄。”周文宾兴奋地说,“前几年我随父亲去京城,见过祝兄多次,不想一别经年,在家乡又见到祝兄了,而且跟你成了同门。”

“幸会幸会。”况且打着哈哈说。和这位祝兄道久仰一样,心不诚、意不明。

一行人来到陈慕沙书房,逐个行礼见过,然后在一张巨大书案两边就座,两个中年家人拿进来一些新鲜水果,摆在桌上。

“你们尽管享用,别看我,早就没这口福了。”陈慕沙摆手让着大家。

这一点况且倒是听说过,陈慕沙似乎从青年起,就不食用任何瓜果,只是嗜茶如命。

见大家都不动手,他又对况且道“况且,你先吃,在这里你就别装客人了,至少是半个主人,有客自远方来,你也该尽地主之谊吧。”

况且欠身道“老师发令了,诸位请吧。”说着,自己先拿起一枚鲜红欲滴的桃子吃起来。

他这一带头,大家也都纷纷伸手取水果,只是神色还比较腼腆。毕竟陈慕沙平日里严厉惯了,学子们早有耳闻,都不敢太随便。

“老师,弟子自京城而来拜师,今日虽然才蒙恩列入门墙,也不能算是客人了。”祝云祗对陈慕沙说况且是半个主人,他是客从远方来有些不受用,起身躬身说道。

“你是太岳荐来的,我不能不另眼相看,所以我们半为师生、半为主客。”陈慕沙淡淡道,语气却甚是坚决。

祝云祗原以为自己是张太岳推荐而来,一定会受重视,却没想到会是这种重视,只好尴尬一笑坐下,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下,其他人也都有所察觉,一时竟有点冷场。陈慕沙本来就不喜热闹,对此毫无感觉。况且也没觉得什么,倒是周文宾在那里也心里泛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春闺梦里人 情倾民国 斋芳事 圣言问道 剑起星河 盖世剑主 菩萨劫 网游之魔威太虚 重生之大牌影后 重生之嫡女生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