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练达宁避实就虚(2/3)
人就是,所以想要把两件事并做一件事,一旦把练达宁、徐阶绑在凤阳那件案子上,就没人能辩解清楚了。
证据?当然没有,可是只要有这种怀疑,练达宁跟徐阶也就大事不妙,辞职回乡恐怕算是最好的结局,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想到这里,魏国公忽然站了起来,他不想在这里再呆下去了,这位方步瞻让他毛骨悚然,这就是条毒蛇,头上还顶着都察院都御史的头衔。他钻进了苏州知府衙门里,而且还要在苏州、江南继续钻下去,不获大利不会罢休。
倒掉练达宁顶多引发江南官场地震,而倒掉徐阶,变数就大了,可能会引发朝廷政局的改变。退一万步说,朝廷政局改变就改变吧,反正也经常变。可是一旦建文帝当年的事水落石出,摊到桌面上,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引发天下骚乱。
这些,这位方大人想过吗?那些朝廷当道大佬们,那些磨刀霍霍倒徐阶的人想过吗?或者说他们正是有意为之?
见到魏国公站起来,方步瞻和练达宁只好随之站起,不知国公大人要做什么?
练达宁忙道“国公大人有何吩咐?”
魏国公笑道“国家有规定,勋戚大臣不得与闻国是,两位大人商讨国是要紧,本人就避嫌了。”说完,下堂径直而去。
练达宁和方步瞻相互看了一阵,面露囧态,不敢出声。
魏国公这是明显在讽刺两位官员。
国是指的是重大国家政策,他们两个说的都是什么啊,哪里跟国是有任何关联?
练达宁笑道“想必总宪大人也知道的吧,国公大人跟陈老夫子交谊甚笃,生员况且又是陈老夫子的得意门生,国公大人不喜欢听咱们讨论况且的事。”
方步瞻苦笑道“本院对陈老夫子的道德文章也是仰若泰山,何曾有一丝失敬。至于生员况且,这些事可能跟他有关系,也可能跟他没关系,从情理上讲应该是没有。只是这件事太蹊跷了,而且责任重大,本院不敢放过任何细节,所有可能都必须仔细访查。”
“总宪大人尽心国事,可敬可叹啊。”练达宁拱手道。
“你就甭挖苦我了,这就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谁叫我摊上了呢?”方步瞻两手一摊,做无奈状。
对凤阳的事,练达宁知道一些,中山王府把调查经过报上去后,朝廷基本认可了,此事就算作罢,毕竟天底下稀奇古怪的事多了,这只是一桩而已。
然后先是刑部自行启动了调查,因为他们丢了一个总捕头邢天,然后就是都察院主动请缨,要求复查此案,朝廷也就顺水答应了,不答应,都察院也有权自行调查。
练达宁并不知道出京调查此事的是方步瞻,更不确定他此番来苏州真是沿着凤阳的线索找到这里,还是因为朝廷上层权利斗争,高拱派系另有图谋,来秘密调查他。
对于方步瞻突然袭击背后的原因,练达宁一直处在疑惑之中,但又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徐相那里都不敢联系,生怕再生祸端。
作为一任苏州知府,在消息来源上,他远不如魏国公,魏国公可是世代镇守南京的,江南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中山王府的眼线。
当年宁王造反,中山王府也知之甚悉,多次密报朝廷,可惜武宗根本不相信,或者武宗心里甚至巴不得有人造反,他好提兵与之一决雌雄,这种小孩子皇帝的心思无人能懂。
再说况且这边,走出知府衙门不久,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冬雨。
在冬雨中,况且忽然忆起下雪的感觉。其实下雪时是温暖的,那时不过零度左右,真正的寒冷在雪后。霜前冷雪后寒嘛。
但江南冬雨中的寒冷也是名不虚传,那是一种浸透骨髓的凛冽。让他向往起炭火炉、浓酽的红茶,当然他最向往的还是电暖器,可惜这点在大明朝就别想了。
好像有人提出过用爱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