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在何处人不知(2/3)
只能给你指明道路,却无法告诉你终极答案。不是吝啬,而是每个人最后悟得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一个人悟出的未必就是另一个人悟出的,哪怕是一样的道,也会以不同的方式显现。
有人在地里锄地时忽然悟道,有人脚被门挤住了而悟道,还有人在街上听青楼女子唱曲儿而悟道的呢。由此可见,人人悟道的途径都不一样,悟得的道却都是一样的,那究竟是什么,没人能说明白。
道可道,非常道。
是以若是先限定一个标准答案,到时候不但悟不到,反而会成为限制别人悟道的樊篱了。
陈慕沙又道“另外你要知道,无论道学、理学、心学还是禅学,其实追求的都是最后的终极大道,也就是易学的大道。古时候的圣贤入世就要当宰相,如果当不上宰相,就会去当国医圣手,如果连这个也不行,就去当厨师,因为只有这三者最接近大道的本质。治大国如烹小鲜,宰相之道和厨师只道大同小异,至于国医圣手,本身就是大道产物,从这点来看,比宰相更近道,也更容易入道。”
况且没有说话,这些话他已经听过一次了,而且在前世也有类似的许多论述,可是真要去悟出个道理来,就不能只是纸面上的意思,而是要真心弄明白这三者为何近道。
他不懂宰相之道,也不会厨艺,医学之术倒是颇为精通,不过,他现在也只是出于术的层面,跟道隔着不知几重天呢。
“所以,你认为你的打坐功夫只是养生、调心,其实大道至简,若能真正把心调明白,道也就在其中了。而要把心调明白,就必须先养生,养好了才行。你说没有更高级的学问,何为高级?那需要你自己去悟,境界到了,也就自然悟到了,境界不到,说千说万,不过是语言文字的游戏而已。”陈慕沙又补充说道。
况且点点头,老师说的这些他没有什么感觉,也回答不出什么来,只能沉默着,等回去以后慢慢消化。
“你这次的绘画有些入道的迹象,可是不好,太早了,还不到时候,过早的触及这领域反而会遭反噬,你还是踏踏实实的静坐,慢慢积累才好。”陈慕沙又道。
“老师,这也能看出来?”况且大惊。
他不知道那种特殊状态是不是真正的入道,但的确很像,因为那种感觉太奇妙了,有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玄妙升腾之感。
“我也是瞎猜的,是不是你应该最清楚吧,而且我觉得你现在身体也虚弱很多,应该是遭反噬的结果,不然不会这样。”陈慕沙扫了他一眼,目光中包含着一丝担忧。
况且大骇,对于精元的耗损,这一点他心知肚明,现在身体虽然复原过来了,可是那条金龙的损失可就大了,难道老师连这一点都能看出来?
想想也是,那条金龙也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应该也在他的外表精气神上有所体现吧,现在金龙变成了一幅僵硬的画,体现在外表自然就是虚弱。
“王阳明中年时用功过度,结果练功时突遭反噬,呕血不止,这毛病一直跟随他后半生,他的早逝跟这有极大关系,你要引以为戒,幸好你家传的练功法门倒是能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只是预先告诫你凡事都要讲究个过程,最忌勇猛精进,高歌不止,最后很可能一头栽下,就此不起。《颜氏家训》里说,华山脚下,白骨如山。这些累累白骨差不多都是练功出了岔子,把自己活活练死的。”
“其实弟子最没出息了,对得道悟道什么的根本没奢望。”况且嘻嘻笑道。
陈慕沙失笑道“我倒是找了一个好心性的弟子,不过这样也好,不求悟而悟才是真正的悟。你现在就把这一切都放开,该干嘛干嘛去,等到有一天你想参悟理学大道,那时候,你走过的每一条路,每一段人生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也是你悟道的来源。”
“弟子知道了,回去好好体会老师的教诲。”况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