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一百九十三集?总有人要捣乱(2/3)

目录

逻辑上来说,他们该去找太上或是忠顺,与李修这些百官何干?

江南乱,会不会影响天下乱?

半个天下是有的。

不为别的,金陵有着全套的朝廷配置。俗称的三省六院一样不缺,还守着一个长江天险,六朝古都的名头让它这个副都确实的名副其实。

而且江南世家和商家林立,不缺银两和粮草,更不缺人才。天下文华一半聚在广义的江南地带,所以它的自立朝廷,会很快形成聚合效应。

但有一点,副的就是副的,京城这些人才是正经的衙门主管,金陵蚁从的这些个官吏想要夺权的话,先问过他们。

而且金陵这么一立朝,反而把京城这些人给团结的更紧了,抢饭碗的来了,还不攥紧拳头打过去。

都看着李修,那边同治了,咱们呢?总得有个名号,名不正则言不顺。打起来总要有个称呼,不能还是安西,名分不够。

翰林院倒是给出了几个备选,什么大周,什么大夏,连大庆油田都给整出来了,让李修都给否了。

国号一定要显示出国家的特色来,华夏、炎黄后面加个共和国,你们挑一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都是现在的国名。别诧异,矮子王做皇帝它也叫这个名。

中华这个名,李修没敢用。用不好又得回去改,还不如叫着炎黄,都是炎黄子孙,透着那么亲切。我是炎黄代言人,你们是子孙,能不亲么。

政务院不同意,给李修一个面子,就叫华夏了。

国号一定,全体欢呼,有了名号就好说话。翰林院开始写檄文,嘴官司要先打,不骂你们个狗血淋头就没大义。

有了国号,首领是个什么名号?

难不住翰林院的学士们,很快就在《汉书》和《尚书》里找到一个词:元首。给了李修用。

把李修吓得不清,摸了摸嘴唇,还好没胡子,否则这事还说不清了。

君为元首,元首明哉,肱骨良哉。

有出处就好办,笑纳了,先用着这个称呼,留给后人去改。

私下还是叫他督帅或是江流,他自动成了天下兵马大督帅,为的就是和江南掰掰腕子。

接下来的事,李修等人就关上门来说,有的话好说不好听,还是政务院九个人慢慢商议为妥。

对江南伪朝的诛心大计!

大理寺还关着上届内阁和龟山在京中的所有人,或杀或放的,此时就要拿定主意,甄应嘉可是喊出了迎二圣遗骸,救天下文华的口号,怎么也得配合他一下。

九个人都决定,放他们去金陵!

理由如下,金陵刚刚立朝,各个位子肯定已经被占满了。这些内讧的人才,都是前朝的内阁,还有各部的侍郎、郎中、主簿之流。

他们一回去,甄应嘉不仅指使不动,还要处处掣肘,自己就能先打起来。要帮华夏政府多大的忙啊。

诛心的在后边,你不是要二圣遗骸吗?给你,连皇后和忠顺的也给你!把事挑明了给天下说,你要不鞭尸,你都不是穆家的好儿女。

后面这一条还真不是李修能想出来的,抱着胳膊直喊冷的李修,算是见识了他们的险恶。

陆鸣给总结到位:“送过去他就得接着,光是大礼仪的事,就能让他们忙活两三个月。趁此时间,我们可以从容应对。”

文官最了解文官,前二圣的谥号谁来定,意味着谁有话语权,前内阁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吗?

九位“阴人”面露微笑,不如请他们扶棺而回,加重一下他们的砝码。理论上他们可是被永正罢黜的,甄应嘉想要用他们,就要给洗白白,怎么洗可是个技术活,够他们头疼一阵的。

李修忍不住为大家鼓掌,干得漂亮!正好让江南百姓看看,皇权是个什么德行,也为以后的收复做好基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诡秘之主打破次元壁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我,木叶的人生导师 文娱从心动开始 重生之娱乐教父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太古龙尊 开局签到地煞七十二术 洪荒:我食铁兽,被后土偷听心声 讲真,这才是御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