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庙堂之高(2/3)
刚想着发火,北静王水溶忽然出班请罪:“小王有罪!”
嗯?
天子一愣,还没说到你呢,你怎么请罪了?
“北静,你乃是四王之一,位极人臣,又素来谦恭的。何罪之有啊?”
水溶心里暗骂,脸上却满面的羞愧:“小王动静失仪了,将圣上御赐的手珠,转赠给了一位才俊。虽有为国惜才之心,可到底是不该如此孟浪,有负皇恩之心。臣自请除去本兼各职,闭门在家思过,静待朝堂发落。”
天子心内不快,想跑?朕还没发落你呢,你倒是跑的快。
要怎么说,才能发落他呢?
目视他的中枢内阁,想听听六位尚书的意见。
六部以尚书为尊,尚书也是内阁大佬,百官的魁首,坐镇中书省,管理天下。他们的意见,慢说是当今,就是太极宫内的太上皇,也要听一听的。
要是他们先说个章程的话,处理北静的事就不是天子怨气而是朝堂公论。一私一公之间,有着万千的变化。
刑部尚书当先说话,毕竟刑部在这件事里面摘不出来。
“北静王爷,先不忙着给自己请罪。有罪无罪的两说,老臣听了半天,才明白了三件事。第一么,就是皇上想见一个秀才,有人不想皇上见,还要杀了他;
第二么,这秀才是个叛逆,杀了九门提督府的两个把总;
最后一件事最有趣了,这叛逆的秀才因为替朋友出头,冲撞了宁国府的丧事,他这朋友还偏偏是宁国府发丧人的弟弟还搭着一位养父。
整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这一场丧礼。那老臣可就要问问诸位同僚了,是养父为大还是国公家为大。”
礼部尚书有的解释:“国公府代表着朝廷的礼制,礼不可废,自然是要让一让的。”
刑部尚书又追了一句:“天地君亲师,养父还占个亲,礼不可废。”
礼部尚书笑答:“礼不可废是要公私分明,朝廷的礼制为公。”
工部尚书沉吟了一下,问到:“养父是朝廷命官,也占一公。”
“那总要有个尊卑不是。让一让也没什么,偏要闹一下,其心不正。”
“仁义礼智信,占一个义字,不能说不正。”
“那还有忠孝二字。对礼制不忠,便是对朝廷不忠。”
“说得好,秀才是有义无忠当罚,宁国府是有忠无孝该罪。皇上,我等有了公论。”
礼部尚书直摇头:“臣不敢苟同,臣的意思是秀才该罚,宁国公府当赏。”
一向不开口的兵部尚书都诧异了:“不孝之家也该赏?礼部就是这样宣教天下的?”
礼部尚书哈哈一笑:“就赏他家个不孝之家的匾额如何?”
群臣大惊,原以为礼部尚书要保贾家呢,怎么忽然来了个大闪腰,这匾要是真给贾家挂上,那两府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找根绳子挂自己吧,一家子死绝都逃不掉不孝的名声。
刑部尚书也是话锋一转:“有理!贾家不孝赏一块匾,秀才不忠罚他也有理。那北静王爷的请罪,也有了出处;辜负君恩,慢怠御赐之物,不忠还是不孝,王爷请斟酌一二,臣就不妄议了。皇上,我等议完了,恭请圣裁。”
好一出双簧!
朝堂内百官心里都明白了过来,当今是要出手立威了,头一个撞上来的就是宁国府。
好狠的招数,不孝的名头戴在贾家头上,宁荣二府怕是不得善终,北静也难逃追责。
王子腾偷眼去看天子,心内一片冰凉,杀不杀李修有什么用,那就是皇上用来钓鱼的饵。
可叹,贾家还是要做新皇的铺路石。贾家一败,依附贾家的王家、薛家都要家破人亡!为今能救这些人的,只有太上皇。
一想到太上皇,王子腾咬了咬牙,外甥女,几家子人的性命,尽在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