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东厂汪观,乡试开启(2/3)
后者便当即开口道:“请公公放心,孟先生才高八斗,区区乡试,应该是不在话下。”
“这样自然是最好。”
汪观继续说道:“圣上派我来此,也是为了先生。”
“不知圣上有什么旨意?”孟川谨慎道。
“圣上说...”
汪观将要说下去,却见苏羽拉着孟川正欲下跪。
见状,他摇头道:“圣上说了,这不是旨意,只是与孟先生闲聊两句,不用下跪。”
如此,苏羽才作罢。
汪观缓缓道:“圣上说,若是有朝一日,摆在孟先生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入学宫修行,二是出仕为官为民,不知先生会选那条路?”
孟川想了想,果断道:“回禀圣上,草民自然是想为官造福一方,毕竟,草民虽然是小说家,但其所学,依旧是治世显学。”
他的这个回答并未问本心,只是本能觉着,皇帝应该会很喜欢这个答复。
汪观点点头,又问:“世上都说朕开二圣临朝之先河,乃是昏君,不知你怎么看?”
闻声,孟川将身姿摆得很低,作揖道:“在其位谋其政,草民并非官身,家国大事,不敢多加议论,望陛下恕罪。”
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是错误的。
回答不是昏君,得罪的是文人。
回答是昏君,那更干脆了,直接掉头。
所以拒绝回答,才是最合适的。
“朕知道你肯定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朕虽然未见过你,但是想来,被李剑仙看重的奇才,应该是较为聪慧的,朕等着你来京城。”
汪观就此说完。
孟川郑重作揖道:“谢陛下器重。”
汪观笑道:“孟先生,将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谢都督。”孟川抱拳道。
闲聊片刻之后,他得知,对方要在兖州府住一段时间。
苏羽送孟川离开刺史府,忧心忡忡道:“陛下和皇后,突然对你这般重视,不知是福是祸,你心中也要有个掂量。”
后者拱手道:“小生明白。”
苏羽有些疑惑道:“东厂的副都督,怎么跟锦衣卫的人一块来兖州府?”
“您觉得,他们此来的目的不一般?”孟川好奇道。
苏羽道:“那汪公公修为高深,我们还是少言慎行。皇后娘娘既然喜欢你写的杂文,那么这几日,你便费心写,多写几篇,届时让汪公公带回京城。这比你参加乡试还要重要。”
“好。等过几日,我便将最新所写的杂文,交给汪公公。”孟川道。
苏羽点了点头,“走吧,你先回去,本官去探探口风,看看那汪公公来此究竟所谓何事,本官觉得,他们此番前来,不只是给你说上几句话这么简单。”
...
孟川第一次接触来自京城的人物,而且还是大人物,这心中也有些忧虑。
不过听汪公公所言,这并非是一件倒霉的事情。
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回到诚友书铺,孟川将前后所写的所有杂文,都亲自抄录了一遍。
他的字虽然不算太好,但也能看得过去,再加上又很用心写,几乎没有错字,能让人一目了然。
他本来是想让陶谦印刷一部精装版。
但是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毕竟,身为皇后,荣华富贵唾手可得,甚至一言一行,可以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
像她这样的人,需要豪华的书籍么?
倒不如亲自抄录,来的更有心意一些。
日夜通宵写完,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孟川再次前往刺史府,将自己所写的交给汪观。
后者笑道:“孟先生真是有心了呢。”
二人寒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