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不你投资漫威?(3/4)
苏保两个人终于还是放弃了让时清雪出国的念头。
如果美利坚真的如同陆逸明和苏云微两个人所说的那样,那还真不如就让时清雪在国内。反正以她们家现在的情况,只要不遭遇重大变故,一辈子吃喝不愁还是没问题的,没必要出去冒风险。
这个问题算是告一段落,可随后,杨秀珍又接着说道:“听芸微说你在商业投资上面,很有眼光?我们苏家现在有一笔资金,想找个长期稳定的项目投资,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陆逸明听了这话,顿时神情一凛。
这是考察他的能力来了。
要是回答不出来,或者说有明显的错误,之前的成绩很有可能会被他们否定,到时候说他陆逸明是沽名钓誉之辈,那可就不好玩了。
不过和陆逸明想得不太一样,杨秀珍其实只是听说了他在赚钱方面很有本事,所以是真心想要听听他这个商业天才的建议。
别看苏家这些年布局海外,确实赚了不少钱,可随着时代的变化,原本优质的资产,现在也越来越跟不上潮流了。
所以最近几年,杨秀珍也在谋求苏家的产业转型。
沉吟片刻,陆逸明问道:“你们打算投资国内还是投资国外?”
苏保问道:“有什么区别吗?”
陆逸明说:“投资国内的话,最稳的就是购买房产,尤其是京城、中海、白云和鹏城这四个地方的学区房,升值潜力巨大,买到就是赚到。”
杨秀珍听得一头雾水,表情疑惑地问道:“学区房是什么?”
美利坚虽然也划分了学区,也有类似学区房的概念,但和国内的情况却是很不一样。毕竟欧美的公立学校基本上都烂得差不多,而有钱人一般都会选择学费昂贵但教育质量更好的私立学校。
陆逸明只能给二老耐心地解释了一下国内学区房的制度。
虽说“学区房”这一概念的出现,大概是在二零零六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强调了“就近入学”原则时才开始迅速兴起的。
但其实早在一九八六年,国内就已经开始推行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其中第九条直接规定:“地方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这政策本是为了方便居民的善政,因为那时候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都有厂办学校。大多数人也还习惯于单位的福利分房,单位给的房子在哪里,孩子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
可渐渐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的不同,最终还是导致了“普通校”和“重点校”之间的差异化,教育资源逐渐开始被人为不平衡地进行了划分。
如此一来,“就近入学”就使得房子成了重点学校的“敲门砖”,自然身价倍增。
陆逸明的判断正是基于这点,作为重生人士的他,对未来的形势走向最是清楚不过,因此十分笃定地说道:“学区房这样的稀缺资源,随着夏国经济的发展,以后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非常适合用来投资持有。”
“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二老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心中已然完全认可了陆逸明的说法,觉得学区房确实值得入手,趁着现在便宜,买下来囤在手里,等以后涨价了卖出去,狠狠赚上一笔。
就两个字,稳妥!
杨秀珍又问道:“那如果我要在国外投资呢?”
陆逸明想了想,华裔在美利坚这这片地方,能够投资的行业还真不多,至少关键领域是想都别想了。
而值得长期投资,效益又还很有搞头的,貌似就只剩下娱乐这一块了。
斟酌半晌,陆逸明开口说道:“国外的话,我认为可以投资漫威。”
“漫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