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永乐大典出世。(3/5)
陪我寻找,这个花了很多钱买下来的沉船点位,那肯定不光是为了一艘宝船。
否则的话,就不必这么麻烦了,只需要探测到位,根据形状图像进行复原,不比这么空跑强?
其实有一点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根据记载,这艘船当年载有一个明国匠人制造,类似棺材,完全密封的铁箱子。
这个铁箱子,在出行礼单上明确记载了,里面装有一整套的永乐大典,而且是第一套永乐大典拓本。
当年永乐帝要求郑和下西洋宣读圣意,若是沿途有我华夏族人,一直在期盼王师,就要赠予他们永乐大典,宣读天旨。
可惜的是,如大家所知,数次下西洋郑和也没遇到,心中怀有明国的人。
而这个铁箱子,因为自身重达数百斤,无法快速转移,船都要沉了,海员顾不上,也就让它随着海船一起,沉下了海底。
我之所以买下这份记载,也是因为永乐大典,这份大明的百科全书。
他记载了无数的华夏文化遗产,医药,乐典,冶炼,历史,教育,天文,包罗万象。
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瑰宝,作为一名华夏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它带回家。”
“哗!”
瞬间一片哗然声起,在证实了下面真的有船后,现在陈烨说什么他们都信。
“陈总!好样的!”
鼓掌声重新响起来,陈烨微笑的看向镜头。
这个阳光的形象,队员们的鼓掌,可一定要给我拍下来啊。
收到信息的无人探测器操控员,操控着探测器,沿着船舱的木门,轻轻一撞就撞碎了腐蚀的木门,钻入后发现空荡荡的没有,又继续下一个。
最终在船尾位置靠上层的船舱,撞开门后,水中一个附满泥层污垢的箱状物体,映入眼帘。
“机械手轻轻的将他上面的污垢推开,别太用力,它可能是其他箱子。”
陈烨表现的很紧张的说道,随着机械手的划拉,下面逐渐露出一点锈迹。
整个箱子也呈现了它的样子,在箱子前后,还有两个大圆环,方便抬箱子。
海底的高压,也对这个铁箱子产生了伤害,至少看起来,它已经有些变形扁了。
“就是这个,快穿绳子,这两圆环应该就是抬它上传的着力点。”
“陈总,不能直接生拉出来。!”
何明桂上前阻拦后,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这艘宝船经过这么多年的侵蚀,已经极其脆弱,现在如果生拉铁箱,很可能会将船体结构破坏,造成整艘船的破裂。”
陈烨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位置是他特意安放的,等其他人看几眼,就能看出,就算拉出铁箱子,对于船体也不会有太大伤害。
反正海船是捞不起来了,就算保护,也是未来的肯尼亚保护,华夏最多会再来探测一遍。
“那就难办了啊,如果我们不尽快打捞,宝物蒙尘就多了一分危险,虽然我们已经和肯尼亚谈好了,但搞不好隔壁那两家会不会过来。”
陈烨摸着下巴说道,这也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能被陈烨挑上的,至少也是背调没有崇洋表现的。
被陈烨目光扫过的人,若有所思,陈烨的这个意思,他们是懂了,但是这个支持的锅,大部分人不想背,否则毁了船就是他们背负骂名。
“陈总,我刚才观察了下,这个船舱与船壁相距不远,若是捆住后拉出,不会拉到船体主梁或者连接部分,也还是安全的。
而且船壁也是破裂状态了,我们不必去过分追求宝船的完整性,毕竟宝船已经不可能完整打捞了。
未来研究,也只需要根据现有的骨架,就能进行复原。”
“嗯,李博士平常研究古船舶,你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
没关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