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273章:此间乐,不思蜀(2/5)
不如这样吧,我把另一个客户的经历给你们说说,你们听了,我再给你们说大汉的历史。”
陈烨看刘备忍不住,轻轻一笑说道,随后讲述起了崇祯的故事。
“从今天开始算的话,一千二百年后,汉民族又一次赶走了外族的奴役,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国家,叫做大明……”
诸葛亮和刘备大脑飞速运转,听着陈烨说着崇祯的故事,抓取各种关键字。
比如又一次赶走外族奴役,随后就一直处于震惊当中,明朝的生产总值,田产,人口,银钱数量,简直完爆大汉朝。
后面开始讲到士族变异,皇族占有天下稿费良多,各家联手欺瞒皇帝的时候,又感觉愤慨和怒其不争。
当听到最后,崇祯自绝于煤山,留下字条的时候,更是连连叹气。
“唉,这明国的最后一任君主,倒也算得上是有气节,有品德的君主。
只是可惜啊,做事还是太过稚嫩,且不能识人善用。”
“德行兼备,然上下分离,宗亲腐败无能,吏治崩溃无束,又无制衡手段,天灾人祸,再有外族侵扰可惜可惜啊,若是备在,怎么也不会让百姓过的如此。
此事当诉给嗣子,让其一定要注意,土地兼并,士族把控晋升通道,圈养皇族,大祸,大祸啊。”
诸葛亮摇着羽扇评价的比较浅,毕竟明朝的士族似乎和三国也差不多,都是权贵阶层。
而刘备就不一样了,他拿着酒杯,恨崇祯无能,又可怜他生在那样一个没救的年间,说的话自然就露骨了许多。
对于这个朝代,光是听来历就很有好感,自然可惜,他一个编草鞋的出身,以为自己的出身已经是够卑微的了。
没想到明朝这朱元章更厉害,一个佃户沦落成了要饭的,居然能有机会驱除异族,重组天下,多励志啊。
“只是先生,后来呢?
您既然这么说了,是历史改变了吗?”
“当然啊,我出现在的时间节点,是崇祯十四年,说起来你比崇祯运气好啊。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那局面,已经烂到任何时代得君王都改不了的地步,除了打烂重建,再无他法。”
陈烨开始给两人讲起了自己出现之后得故事,当听到陈烨随手就是几十万石粮食支援,随手就是数百万白银,都惊呆了。
而崇祯为此只是付出了一些原材料,一些蜀国现在同样能找到的东西,这些,他们也有啊。
“好了,和第一个客户发生的事情讲完了,怎么样?能听明白吧?”
“懂了懂了,先生您放心,只要您想要,列个名录,备这就吩咐人为先生寻找先生所要之物。
只是黄金需要些许时间,还请先生稍待。
不知先生,可否先给备说说,大汉国祚是断在什么时候,我大汉未来几年又会发生什么?”
刘备再也等不及了,听完别人知道历史后,一路开挂的感觉,他也想一样啊。
“我这里有份三国志,是后来人编纂的,里面有很多小事件,人物都是虚假的,不用过多计较。
大体的历史进程是没问题的,可以信任,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吧,这里面记载的,是会让你们感到绝望的信息。
对了,这本书,算你们一百公斤黄金,也就是你们现在的差不多七千二百两黄金,你们这二两还没明朝一两多。”
陈烨将两本三国志拿出来,说出的话,让刘备和诸葛亮心中一个咯噔,难道说,大汉国是在他刘备的身上灭亡的?
“先生放心便是,如此泄露天机之信息,莫说数千两,就是数万两,备也会心甘情愿的交出。”
刘备越接书的手都有些哆嗦,这时候他回想起来,陈烨说过,第一个客户是个亡国之君,还说过,他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