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论北伐(3/3)
亡’。三国近四年的准备,随着一场瘟疫全部灰飞烟灭,纵使之后有几次小打小闹,但是其规模连史官都只是一笔带过,至于去年那一场战役,是晋国打两国,不能被称为‘北伐’。
纵观秦国近一年的发展,阎苍不得不说出一句:“为时尚早。”
而同样的话题,也在太子白衍和丞相王邯之间展开...
“丞相,不知我秦国近几年有没有北伐的机会?”
白衍是北伐党吗?其实严格来说,在他心里不是,因为他很清楚一个点那就是,近十年来晋国实力的增长要远超于秦国。在他看来,秦国能够北伐,但是得抓时机,除非是晋国内乱,否则秦国任何关于北伐的战争都可能只是小打小闹,甚至一不小心可能就把自己赔了进去。
但是白衍支持北伐吗?支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北伐派的拥护者,更是因为他向往的是成为一个像先帝白羽一样的人,先帝白羽于先秦危难之时起兵,转战数年,连败连战,再得到丞相王邯的辅佐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目标。
先打下一块地盘,再北伐复秦,因此才有了秦国现在三州之地的基业。
而现任秦帝白弭做了什么呢?
在白衍的眼里,自己这位父亲虽然帝王心术非凡,但是却没有当年先帝白羽的雄心壮志,竟然在一些保守派的拥簇之下提出了稳固现状,天下和平的想法。
这在白衍看来是十分错误的,秦国可以休养生息,但是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北伐复兴大业做准备。你不能真的打算在这三州做一辈子皇帝,晋国可是一直在旁虎视眈眈,随时想要一口吞下整个秦国。
你自己当了一辈子皇帝,可能有机会安稳渡过一生,但是我呢?未来本太子继位的时候晋国打过来,那个时候的秦国还有能力挡住晋国的兵锋吗?
白衍的心里一直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他觉得只要自己将来继位,最多十年,就要组织一次决定命运的北伐,成了再接再厉,不成也不能将问题留给后人,要做亡国之君也是由他自己亲自顶在最前面。
“三年之内不太可能,五年之内或许小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