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骟匠 ”绰号威名扬(2/3)
再说,接到最高司令官蒋介石的调令之后,身为国民党军预备第一师的谢辅三不敢怠慢,立即筹划组织对土匪王三春的进剿行动。
然而想要剿灭悍匪王三春谈何容易?要知道这王三春可是个狠角色啊!他长期活跃在群山环绕 、地势险峻的陕南秦巴山区一带,长达三十余载之久。
其手下那帮喽啰更是鱼龙混杂,他们平时伪装成普通农民,但实际上却是一群无恶不作、穷凶极恶且狡黠多端之人。
这些人凭着熟悉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对付他们最为棘手和难缠,让当地百姓和剿匪部队苦不堪言!
匪首王三春以大巴山的镇巴县为核心据点,这个地方位于偏远之地,与陕西、四川、湖北三省的政治中心相隔甚远。
此地山峦叠嶂,山峰高耸入云,水流曲折蜿蜒,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汉族人、苗族人以及回族人混居在此,社会情况错综复杂,民众的意见和情绪也相对难以统一。
由于该地区处于川、陕、鄂三省交界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统治的边缘地带,政府对其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导致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现象严重。这种边缘化的特征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行政和法律制度的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形成了管理上的空白区域。
此外,交通不便也是这一地区的一大问题。道路崎岖难行,信息传递缓慢,这给很多土匪们提供了极佳的藏身之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可以轻易地躲避追捕,继续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而其中最为臭名昭着的当属巨匪王三春,他堪称川陕交界地区匪患的典型代表。
该股匪聚众于陕南镇巴及川北一带,在其鼎盛时期,其武装达到四个团,约五千人枪,先后与陕军、川军、红军因争夺地盘而发生冲突。
说实话,人们听说过土匪摊派粮饷的,听说过土匪护商抽成的。
但是,没有多少人见过土匪自己成立税务局,自己印发货币的。
王三春占领镇巴县城后,公然置机器,制货币,征赋税,居然建县立乡,委派匪徒做官吏,俨然成了一方土皇帝。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王三春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极其雄厚。
许多无辜的村民被迫卷入其中,被小恩小惠收买的他们却对王三春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并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在最初阶段的剿匪行动中,谢辅三领导的国民党军队遭遇了重重困难。
他们的进展异常缓慢,举步维艰。
更糟糕的是,一小股负责侦查任务的部队竟然也遭受了重创。
这些土匪们熟知当地地形,利用这一优势频频发动骚扰袭击,给国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有时,他们会巧妙地设下伏兵,让国军陷入被动;有时则采取游击战术,神出鬼没,使得国军防不胜防。
面对如此狡猾难缠的对手,谢辅三及其部下感到十分头疼。
就在焦头烂额之际,有人给他讲了金振国如何成为“金骟匠”的故事,谢辅三师长不禁眼前一亮。
他马上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接通了位于西安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的电话。
他汇报了剿匪的进展情况,并对部队进展缓慢,作战不力进行了检讨。
最后,他向蒋鼎文总司令提了一个要求,请他协调驻汉中守军的汉中警备司令部祝绍周派出部队协助剿匪。
在电话中,他特别要求:"铭三将军阁下,我想请求您协调祝绍周司令官,令他派出汉中宪兵十三团第三营一个叫金振国的排长带领他的加强排参战!”
素有蒋委员长“三鼎甲“、“五虎上将”之美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