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雨如磐中条山

第37章 北出秦岭到潼关(2/4)

目录

之地,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硝烟。

接着,他们来到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马道。当年,萧何正是在此处追逐韩信,才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如今,这里只剩下古老的石路和悠悠的风声,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

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张良隐居之地——紫柏山。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站在山顶,俯瞰着周围的山峦,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张良在这里静心修炼,思考天下大事的身影。

最后,他们翻越了柴关岭的山脊,进入了秦岭北坡。

柴关岭地势险峻,峰峦叠嶂,自古以来就有着“到了柴关岭,如同到北京”的美誉。站在山顶,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观,也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深感敬佩。

这一路走来,他们不仅领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这段旅程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

公元 1940 年的春季,古老的关中大地已经承受了连续两年的战火摧残与整个冬季的严寒折磨,但它并未屈服,而是顽强地重新焕发生机。

在那浓厚的雾气之中,柔弱但充满生命力的小麦苗,宛如新生婴儿般,逐渐伸展出它们稚嫩的头颅。

大地也因此开始透露出丝丝绿意。这片土地,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孕育着生命的希望。

自从1939年中条山保卫战获得胜利以来,日本人的触手暂时缩了回去,相对于其他的战区,在1940年,陕西、河南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而其他地方的战场形势是:1940年4月9日,德国出兵占领丹麦,突然袭击挪威,击退英法远征军后,迅速占领挪威全境。此后,德军入侵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英军退出欧洲大陆。

德军在欧洲战场取得的优势,刺激了日本迅速征服中国,以便出兵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欲望。

5月10日,日本陆军省制定《以昭和15、16年为目标的处理中国问题策略》,企图在1940年底以前,全力迅速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屈服。于是,日军对国民政府展开政治诱降,并加强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

5月,日军发动枣宜作战,随后又在广东发动良口作战,对中国政府施加军事压力,企图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

5月18日,日军升级对国民政府大后方的战略轰炸。为封锁中国,日军趁英法在欧洲战场遭遇失败的时机,迫使英法封锁中缅、中越国际交通线。

6月20日,法国同意全面封锁中越边境,准许日本军事人员入越监视对华禁运情况。

7月12日,英国通知日本同意关闭滇缅公路。随后,香港也开始禁运。日军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使国民党内一些人产生动摇,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

7月22日,八路军为了彻底打破日本鬼子对敌后根据地的“囚笼政策”,粉碎敌人的绞杀阴谋,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

《战役预备命令》分析了全国抗战形势和华北的战局,指出此次战役的重大政治意义,进而根据华北各根据地的态势,要求八路军各参战部队趁日军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机会,大举破击正太路。

同时要求晋察冀军区派出10个团,第129师派出8个团,第120师派出4至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总共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的破击战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反“扫荡”结束,共历时5个多月。期间,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12月10日公布,在8月2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后我笑看人生 盗梦空间!玄学团宠勇闯天下 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 荒古武神 战骨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四合院之张浩然的淡然生活 卡牌:技术到位,什么都会 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当太后 大千世界之内练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