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心志坚毅 李儒布局(2/3)
中,像马超这样心怀天下、重情重义之人实属难得。李儒默默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为马超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谋得一丝生机。
马超一夜未归府内,董白心中一直牵挂着,也不知道姑父李儒是否劝得马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在马超刚一踏入府内之际,董白便急忙迎上前去,满脸关切地问道:“马超,你与姑父交谈得如何?心中困惑是否解开了呢?”马超虽然略有醉意,然而眼神却格外坚定,已不复昨日宴席上的迷茫之色。马超微微扬起头,郑重地说道:“文优先生博古通今,胸中有经世治国之才,为我解惑良多。”董白听后,便不再追问,她的内心深知,无论马超做出什么决定,她都会无条件地支持。董白赶紧吩咐侍卫将马超安置到住所,待马超沐浴更衣后,他在床榻上沉沉睡去,仿佛要将这一夜的疲惫与思索都在睡梦中沉淀。
继续阅读
在与李儒交谈之后的两三日里,马超便不再谈及政务之事。每日,他只与将士们一同进行休整与准备,打算休整两三日便出发前往长安。经过与李儒的交谈,马超已然清楚天下弊病之所在,也听从了李儒的劝导,决定先做好当下之事。此时的马超心思通透,不再为那虚无缥缈的理想而盲目追求,只想着尽人事,听天命,全力做好当下该做的事。然而,他的心情依旧凝重,他的心思依旧坚定,那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信念如同熊熊烈火,在他心中燃烧不息。
他带领着将士们认真操练,检查装备,为即将到来的征程做着充分的准备。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他知道,这一去,前途未卜,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信念,有责任,有对天下百姓的牵挂。
在这几日里,马超也时常独自沉思,回顾与李儒的对话,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他明白,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勇敢地面对,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奋力前行。
而李儒这几日却没有闲着,他一边叫来孙策与周瑜,为他们精心规划复仇之路。如今的孙策和周瑜等于是无安歇之地,无立锥之所。李儒经过深思熟虑后,建议孙策和周瑜将目光投向长江南路以及扬州等地。毕竟此地相对来说还是稍微富庶一点,而且自黄巾之乱以来,此地虽偶有战乱,但总体上还相对比较安全。李儒耐心地跟孙策分析道,至少要先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逐步蚕食周边,待己身壮大之后,才能去与刘表复仇。孙策和周瑜听了李儒所说的话,经过一番思索,也比较认可李儒的建议。孙策感激地说道:“先生如此帮我,孙策无以为报,敢问先生想要得到怎样的回报?”李儒看着孙策和周瑜,郑重地告知他们二人道:“待你们站稳脚跟,便是马超将军在朝堂上的底气。如今这乱世,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唯有相互扶持,方能在这艰难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马超将军心怀天下,志在为百姓谋福祉,而你们若能崛起,必能成为将军的有力助力。”
李儒又叫来了此行随马超一起来的徐庶,与徐庶进行了详细的交谈。李儒面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张绣投奔他的叔父张济,叔侄二人在南阳落脚。若有紧急情况,可保证马超将军向南而行,越过南阳,跨过长江,便可寻找到孙策、周瑜。如此便做了双重保险。”徐庶微微颔首,神色严肃地听着李儒的安排。
并且李儒还吩咐徐荣,带领西凉铁骑中的精锐,时刻做好一副随时救援长安的准备。李儒所做的这一切,马超其实都知道,然而马超却并未言明,只在心中默默想着:先生如此殚精竭虑为我筹谋,我定不能辜负先生的一片苦心。此番前往长安,无论前路如何艰险,我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心中的信念,绝不退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马超也定要闯出一条路来,不负众人的期望。而徐庶心中也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