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世家之患 天子心结(2/3)
将兵权收拢在朝廷手中。唯有如此,方能掌控局势,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待天下稍安,便可着手整顿吏治,使吏治清明,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生活安稳,便不至于被人蛊惑,从而避免煽动作乱之患。等国力恢复之时,便可在世家当中去芜存菁,将那些为害之蛀虫清理出去,同时在民间广求贤良之人,让他们为国家效力。此事宜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恐生变故,危及国家根本。”荀彧言辞恳切,将自己的想法缓缓道来,他深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必须要谨慎谋划,稳步推进。
荀彧接着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天下之形势,良才多出自世家,而武将则出身草莽者居多。故而如今,陛下首要之务便是稳定朝堂局势,恢复国家权力之统一,如此方能为后续之事奠定根基,而后徐徐图之。故陛下如今需放下对世家子之成见,于世家子中,那些心怀大义且机敏聪慧者,可先行任用。待天下安定之时,再收拢权力,便会容易许多。如今若一味执着于此成见,恐行事将更加艰难。”荀彧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望着天子,他深知当下局势的复杂性,唯有平衡各方势力,才能逐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复兴。
刘辩正色说道:“令君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言,朕受教了。还请令君邀请这些你所述之人能前来为国家出力。还令君,你家族中诸多才智高绝、品性高雅之士亦可一并请来。朕深知荀氏一族人才辈出,若能为朝廷所用,必是国家之幸。朕愿以赤诚之心相待,望能共同为大汉之振兴而努力。”刘辩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他明白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必须广纳贤才,而世家之中也不乏可为之用的忠义之士。他希望荀彧能发挥其影响力,为朝廷招揽更多的人才,共同为恢复大汉的繁荣昌盛而拼搏。此时的殿内,弥漫着一股凝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天子与荀彧都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决心为了大汉的未来而全力以赴。
刘关张三兄弟自酒宴缓缓离开,刘备面带埋怨之色,轻声说道:“翼德,今日你为何频频无礼?”张飞本就心中不快,此时兄长又训斥他一句,更是火冒三丈,大声说道:“兄长,我们自诸侯讨董以来,便一心为陛下着想,出生入死,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可也未见陛下如此厚待于兄长。如今这西凉马儿马超府役前来,天子便高官厚爵以赏之。天子如此行事,何其不公也!”张飞越说越激动,满脸涨得通红,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刘备微微皱眉,心中明白张飞的耿直脾气,却也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不可意气用事。
刘备缓缓说道:“我等兄弟之恩,陛下已赏之。不但加官,还给予爵位,如何能是不公呢?”张飞眉头紧皱,急道:“我们在河东之时,俺老张还沾沾自喜,觉得我等兄弟具备封侯,已是人上人了。可是你看这马儿一来,陛下直接封他为县侯,县侯和亭侯那差得远呢。大哥,您乃汉室宗亲,又为朝廷屡立战功,那马儿有什么?”刘备面色一正,严肃地说道:“翼德,此言差矣!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更何况天子对我们的封赏也已很厚重了,怎可因天子封赏而心生不满呢?更何况马超不说早已名动天下,就如今马超的权势和势力俨然已经在西北称雄。若不如此厚赏,他心生愤懑该当如何?更何况别的不说,孟起在西凉屡次抵御异族入侵,皆因朝政紊乱朝纲败坏,一直没有对他进行封赏。他便是凭军功也可封此侯爵。我等为人处事当清白正直心平气和,皆是为国效力,何分高低之分?”张飞听了刘备的话,心中虽仍有些不服,但也知道兄长所言有理,只得低下头,不敢吭声,只是嘴里还嘟囔着一些不满的话语,但声音已渐渐小了下去。此时的张飞,虽依旧性急,但对刘备的敬重也让他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转过头,张飞见关羽依旧是那副默然不语的模样,紧蹙眉头,再度开口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