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起月关

第19章 大奉国子监(2/3)

目录

又一代杰出的官员,为此儒家也有大奉第一门派之称。

不久前国子监刚刚完成为期半月的考核,今日是揭榜之日,国子监实行三年学期制,每年进行一场考核,三年综合考核成绩便是最终成绩,三年后可根据成绩担任要职;国子监历来不乏天才,成立以来共有三人三年皆是第一,第一个是圣辉年间的丞相石颢,改革吏制,裁撤冗官,惩处贪官污吏,为相期间国库丰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手铸造了大奉第一个盛世——圣辉盛世;第二个便是上任丞相,玉面尚书温哲的岳父崔懿,以铁面无私着称,做事严苛至极,为相三十年,裁撤的六部尚书就有二十人之多,也正因如此,使得六部清正之名渐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这第三人便是宁家二少爷宁枫。

宁枫出生那天,宁致梦到有一七彩神鹿从天而降,落于宁府,因此想给宁枫起名宁鹿,但却被宁夫人制止,宁夫人觉得鹿过于温顺不好,看到窗外枫树,就起名为宁枫,寓意刚正挺拔,不屈不挠;宁枫从小便对经书史学感兴趣,在宁鹤修武之时便一个人钻到宁致书房读书,后来被送到国子监后,天赋逐渐显露,结业后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如今已是吏部侍郎;政绩斐然,再加上有个丞相岳父,在朝堂上也是如鱼得水,为此,不少官员都夸赞宁枫有入相之姿。

继续阅读

就在宁枫离开国子监不到十年,国子监又出来一天才学子,便是如今金榜上第一名——于公明,不少学子默默感叹,这要是明年再拿第一,就是国子监第四位天才弟子了。

在下面看榜的魏正淳无奈的摇了摇头,是啊,大家都知道于公明两年第一,可又有谁注意到他魏正淳两年第二呢。

而在揭榜如此重要的日子,我们的主人公于公明却不在这里,而是在滏河江边拿着自制的树杈当渔叉抓鱼。

上游河水湍急,只有一个拐角之处相对平缓,因此这里也是鱼虾聚集之地,河水中,一白衣少年挽着裤腿,弓着腰,一只手束着长衫,一只手紧握渔叉目光死死的盯着看似平静的河面。

魏正淳来到河边,果不其然,这小子在这里抓鱼呢,无奈的摇了摇头,刚走过去,就看到于公明猛地一叉刺下去,高兴的大笑起来,树杈之上,一条硕大的鲈鱼正在不停的摆动着尾巴。

“于公明,你又在这里抓鱼,今天揭榜,你都不去看?”魏正淳大喊道。

于公明四处环视,最终目光锁定了魏正淳一边招手,一边比划着手中的大肥鱼大喊道,“魏兄,一块尝尝啊。”

魏正淳无奈一笑,这小子比宁家那五少爷还不着调。

夜幕来临,头顶星光璀璨,银河横穿而过,为着飘渺美丽的夜空挂上一道珠帘。

篝火堆旁,两个少年学子一边烤着火,一边大口吃着烤鱼,于公明一边大口朵颐,一边说道,“魏兄,味道如何?不错吧。”

魏正淳一边吃一边点头,“确实可以啊,于公明,你还会这个,手艺不错嘛。”

于公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去河里摸鱼,摸着摸着就会了。”

“于公明,你在这里吃鱼就不想知道这次考核结果?就不好奇你第几名?”魏正淳好奇的问道。

于公明吐出一口鱼刺,用油腻的手指了指自己脑袋,攸然一笑,“先生传授之识,皆在这里;至于排名什么的,身外之物,不重要了,与其浪费时间看那个,倒不如填个肚子。”

魏正淳无奈摇头,这人与人的差距啊,“你倒是真豁达,也罢,恭喜你啊,又是第一名。”

于公明再度嘿嘿一笑,“魏兄,如果猜得不错,你应该是第二名吧。”

“是啊,又差你一点,不过你放心,下次我一定追上你。”魏正淳不甘心的说道。

于公明将吃完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肖镇超穿八十年代 HP布莱克与马尔福 我说了我不是凶手 综漫:不知不觉深陷柴刀 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救国兴邦 太子不育,我偷生两宝震惊朝野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变身毛茸茸,我在北宋搞公关 龙族:从偷家夏弥开始 人家海上讨生活,我出海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