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起月关

第26章 少年立志,从军而行(2/3)

目录

来,朱佑堂赶紧擦掉眼角了泪花,将一封书信递给宁延,“这是钧儿走之前给你们几个留的信,让老夫转交给你们,既然今天你来了,老夫就交给你了。”

“谢谢伯父。”宁延接过书信,再看看朱佑堂落寞的神情,不由得躬身行礼,“伯父,您也不要太担心了,注意身体,当大黑再次回京的时候,您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

朱佑堂点了点头,宁延拱手告辞,看着宁延的背影,朱佑堂长叹一声。

朱佑堂一直希望朱友能够有所成就,这么多年,朱友钧被他逼的学了不少东西,可都是没有结果;最后好不容易去了御军府,学了两年又跟着宁延退学,问其原因,就是因为宁延不在,自己也不想学,当初为了这个原因朱佑堂差点把朱友钧腿打断。

其实朱友钧想要的也很简单,他不过是希望他爹能看得起他,他不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他也可以凭借自己双手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直到朱友钧离开,朱佑堂才想明白这么多年是自己错了,比起出人头地,他更希望朱友钧能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朱友钧真的能回来,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一定会笑着对他说一句,钧儿,你是父亲的骄傲。

。。。

珍宝斋。

宁延一杯一杯的喝着闷酒,旁边的魏正淳和胡尚仪看完信后都默不作声。

好久之后,魏正淳才缓缓开口,“你说这叫什么事啊,大黑去参军了,吴三杯和咱们阴阳两隔,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五个人就剩咱们三了。”

宁延没有告诉他们吴子椎死的真相,在他看来吴子椎死都死了,与其让他们记恨,倒不如把那个三杯就倒的吴三杯留在记忆里。

“不过说真的,我倒是挺佩服大黑的,他爹可是兵部侍郎啊,就这么义无反顾的去当大头兵了,寻常官员子弟哪有这个胆量,这魄力,我是佩服。”胡尚仪感慨道。

这份魄力确实值得人敬佩,宁延看着一直打哈欠的胡尚仪,不由得问道,“老胡,你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么久不见,一见面你哈欠打个不停,这些天干什么去了?把你困成这狗样。”

魏正淳也在旁点头,“是啊,看你脸色这么差,应该好长时间没有好好休息了。”

胡尚仪喝了一杯酒,无奈的摇了摇头,“哥几个有所不知啊,这半个月我都快累死了,帮着我爹核对粮仓里的账簿,每天晚上都得加班,这脸色能好吗?”

宁延皱了皱眉,“这现在是春耕之时,并不是夏收,农司有这么忙吗?”

“吴家出事之前,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带着圣旨来到我门家,要我爹紧急筹措三百万石粮食调往川蜀,说是苗疆部落不安分,和蜀州各地冲突不断,平西王准备调兵围剿,需要军粮;我爹一听是要平乱的也不敢大意,就拉着我开始筹措,三百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知道昨天才把粮食准备好。”胡尚仪无奈的说道。

“这也怪你爹太死心眼了,手底下那么多人,没有必要事事亲力亲为的。”魏正淳摇头说道。

胡尚仪喝了一口酒,自己也很无奈,“我也这么觉得,可我爹觉得粮食问题事关民生国运,马虎不得,非得拉着我亲自核算,哎。”

“这蜀州要打仗了吗?奇怪了,我四哥就在蜀州,给家里的信上怎么没说啊。”宁延奇怪的说道,这平乱可是大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四哥不可能只字不提的。

“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害怕你爹娘担心,就没有说吧。”胡尚仪想了想说道,这或许是唯一合适的回答。

话虽如此,可是还是觉得奇怪,平日里蜀州的大小事他四哥都会来信告诉他们,让家里放心,他在蜀州很安全。

在大奉十八州中,最不安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肖镇超穿八十年代 HP布莱克与马尔福 我说了我不是凶手 综漫:不知不觉深陷柴刀 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救国兴邦 太子不育,我偷生两宝震惊朝野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变身毛茸茸,我在北宋搞公关 龙族:从偷家夏弥开始 人家海上讨生活,我出海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