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起月关

第56章 告离殷都,泛舟滏河(2/3)

目录

惑,跟了宁延这么久,宁延什么人他也清楚的很。

“最近麻烦事还真不少,夫子要回青州,于公明啊,我可告诉你啊,夫子走之前可单独给你说过话啊,这你到现在都没告诉我呢。”魏正淳突然想起了什么,盯着于公明说道。

于公明讪讪的点了点头,“知道知道,夫子不让我随便告诉人,魏兄,你这别让我为难啊。”

“切,夫子做事有自己的规矩,我不过问。”魏正淳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夫子有一句话我倒是听认同的。”

“什么话啊?”

“这殷都,水深着呢。”

。。。

国子监。

滏河自上而下穿过殷都,国子监在上游,此时的滏河上,一叶孤舟正在河面游荡。

小舟船头一个渔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不停的放网收网,每次收网都会有些收获,或鱼或虾。

在舟篷里,一白衣老头坐在里面,面前的火炉上熬着新鲜的鱼汤,咕嘟咕嘟这冒着白气,乳白色的汤汁伴随着阵阵香气,谁闻了都想喝上两口。

“小兄弟啊,你这鱼汤熬得不错啊。”老头抿了一口鱼汤,忍不住点头称赞。

前面捕鱼的渔夫听后,咧嘴一笑,“先生你谬赞了,我就是一捕鱼的,能拿得出手招待您的就这些了,您不嫌弃就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术业有专攻啊。”老头满脸沧桑,忍不住感慨道,“可惜啊,这么好的鱼汤,老夫也只能饮此一次喽。”

渔夫诧异的看着里面的老头,“孔先生,您这是要离开殷都啊。”

“是啊,来殷都也有些年头了,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要回去喽。走之前,再来滏河看看。”说话的老头正是国子监夫子,青州孔氏儒家的族长,孔真卿。

渔夫听到后,点了点头,怅然说道,“这人啊,上了年纪就会念家,很正常的。”

“是啊,念家。”孔真卿看着眼前的鱼汤,忍不住红了眼睛,他那家多少年没有回去了,走的时候那小丫头才刚会喊爷爷,现在算来那丫头也该有小二十岁了,长成大姑娘了都。

“来之亦然,去之果然。”孔真卿从舟篷里出来,看着江面忍不住说道,“快哉,乐哉。”

“孔先生,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讲话就是深奥,就这几个字,我愣是没听懂。”渔夫尴尬的笑了笑。

孔真卿也笑了,“没听懂好啊,听懂了反倒不好。”

旁边的渔夫再度一笑,“这个我知道,叫什么,那词语怎么说来着,哦,叫大智若愚是吧!”

“哈哈哈,是是是,是大智若愚啊。”孔真卿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说道。

这一日,孤舟蓑笠翁,一直到日暮西山,孔真卿才回到国子监;回到国子监后的孔真卿只是草草的收拾了一番,然后就坐在蒲团上,盯着身后的历代夫子排位鞠了一躬,那身后的不仅仅是历代的夫子,还是自己的先祖。

“国子监,或许马上就不再是当年的国子监了,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孔真卿给你们行礼了,我这辈子自诩没做过什么错事,一直谨遵列祖列宗的教诲,授业解惑,为国为民;不过现在看来,晚辈有一件事是做错了,错怪了四弟,他说的或许是对的。”孔真卿眼泛泪花,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

“为人师,当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兄,当立德正身齐家。。。”

孔真卿的房间里传来阵阵朗诵声,没人知道这个夫子在给谁朗诵,或许是要离开生活许久的国子监,自己给自己的宽慰和送别吧。

。。。

皇宫中。

高祯把韩仲宣喊来给自己磨墨,给高祯磨了大半辈子的墨,做起这些事来是得心应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肖镇超穿八十年代 HP布莱克与马尔福 我说了我不是凶手 综漫:不知不觉深陷柴刀 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救国兴邦 太子不育,我偷生两宝震惊朝野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变身毛茸茸,我在北宋搞公关 龙族:从偷家夏弥开始 人家海上讨生活,我出海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