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风起月关

第277章 初战平牢关(2/3)

目录

知道了。”

“刺啦。”一声,长刀入鞘,慕容灼灼勒马回身,边走边说道,“明日午时,叩关攻城。”

“属下遵命。”

。。。

大奉永平五年四月十五。

今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正午日光和煦,年轻的岗哨站在塔楼上,像往常一样注视着前方北蛮驻军的方向,昏黄的地平线上荒无一物,突然,一抹黑色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年轻的岗哨不由得好奇起来,这是什么啊?不会是哪家牧民的牦牛吧!然而不等他感慨完,一面黑色旌旗陡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而那原本暗淡的黑色也变成了一个个身着狼皮战甲的北蛮士卒,年轻的岗哨脸色猛的一变,慌不择路从往塔楼上爬去,一边跑一边大喊道,“蛮子来了,蛮子来了。”

跑到塔楼顶端的年轻岗哨拼命的敲打着铜钟,一声接一声的闷响很快就传遍了平牢关。

正在翻阅兵书的张醒山在听到钟声后,眉头一皱,拿起佩刀就往外走去,原本安静的城头瞬间热闹起来,有搬劲弩长弓的,有搬落石滚油的,还有站在塔楼烽火台吹奏号角的,整个平牢关一时间突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继续阅读

一把把机关劲弩被搬到城头上,弓箭手弯弓搭箭,直指前方北蛮军队。

张醒山神色阴沉的站在城头,静静的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北蛮大军,粗犷的号角声在城头响起,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看着眼前的北蛮大军,他们目光坚毅,并无怯意,大奉尚武,北境也是一样,在这些北地军眼中,他们不是北蛮,而是行走的军功。

回烈背着九环大砍刀带着身后五万大军朝着平牢关逼近,在听到号角声后猛然伸手停下步伐,身后大军齐齐停下,一面虎皮大鼓被推了上来,大奉和北蛮鼓舞士气的方式并无二致,无非是擂鼓助威,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头鼓之威往往能左右战争双方一半的胜算。

平牢关城头,三声号角后,大鼓也被搬了出来,直挺挺的立在城头上。

“擂鼓。。”

双方几乎是同时下令擂鼓,平牢关城头上,擂鼓将士手握大锤,一锤接着一锤,锤响这面刻有奉字的鹿皮大鼓,鼓声阵阵,宛如雷鸣。

“攻城。”鼓声过半,回烈拔刀大喝一声,身后北蛮大军宛如打了鸡血一般,似乎感觉自己并不是在攻城,而是在饥荒之时抢夺大米馒头;就现在看来,只要拿下来平牢关,那关后的可不就是白花花的白面馒头吗?

“弓弩手,放箭。”张醒山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北蛮军队打起仗来毫无章法可言,就是依靠常年吃肉堆叠起来的强壮身躯硬生生的一刀一枪往前冲杀,不讲章法,没有逻辑,有的只是横冲直撞的血性,所以大奉才会将其称为北蛮,但是北蛮却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称大奉为中原,因为在他们没有失去北境三州之前,中原确实就是大奉;他们自称为汗国,一来是因为自己一国之主为大汗,二来在北蛮方言中,汗有天下之意,汗国也可以理解为天下之国,可以说是竖子之心,昭昭与野。

不过近些年来,北蛮军队也在尽力改变这种局面,他们的将士虽然勇猛善战,身体强度远胜那些中原士卒,但他们却在战斗中赢少输多,究其原因便离不开兵法二字,中原有兵家,虽然未入九流,但却是对战场影响极大,大奉作战讲究兵阵和谋略,每次都能轻松制胜,甚至以少胜多;为此在北蛮境内,萌生了一大批年轻的士族将领,他们学兵法,讲谋略,慕容灼灼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人被称为少壮派将领,他们被那些手握军权的门阀贵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这些人的崛起势必要分走他们手中的一部分军权,军权这个东西,可是香饽饽,谁都不想与他人分一杯羹;而这次慕容灼灼屯兵二十万南下便是一场豪赌,是少壮派和那些士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肖镇超穿八十年代 HP布莱克与马尔福 我说了我不是凶手 综漫:不知不觉深陷柴刀 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救国兴邦 太子不育,我偷生两宝震惊朝野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变身毛茸茸,我在北宋搞公关 龙族:从偷家夏弥开始 人家海上讨生活,我出海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