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风沙之上,姹紫嫣红(2/3)
,时不时的打开车窗朝着窗外叹去。
宁延浅笑道,“聂姑娘,这才刚出敦煌,那北蛮长老不会在这里动手的,要动手最起码都要在百里之外的边境。”
“公子,我就不明白,有个北蛮长老就已经很头痛了,您为何还要去边境冒险祭天,万一再碰到些麻烦可如何是好,既然是做局,为何不往南走,那样既能保证您的安全又能让北蛮长老无处遁逃,岂不两全其美?”聂红衣诧异的问道。
“不去边境,怎会让他们看到我项州的实力?不去边境,我们拿什么震慑那些不知死活的北蛮高手?聂姑娘,我们这次不仅要除掉那个北蛮长老,更要让北蛮知道我们项州是不好惹的,他们若是还敢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抢夺东皇钟,那就别怪我项州军手下不留情,大不了再来一场国战,我倒是想看看,有着十二国器加成的北蛮能有多厉害。”宁延目光冷峻,语气中难掩愤怒和不爽,但同样的这些话也让聂红衣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公子。
一直闭眼运气打坐的孔真玄吐出一口浊气,捋了捋胡须,“公子之言,让老夫想到了一个人。”
“哦?何人?”宁延好奇的看向孔真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孔真玄的目光中带着一些遗憾和怀念,“逝去的关丞相,为国为民一辈子,将权谋用到了极致,就算是深谙帝王之术的先皇高祯对他也是又爱又恨却无可奈何,公子此言何尝不是关丞相所言,武将为国不惜死,文官为民不辱名,大奉兴也。”
对于关丞相,宁延素来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再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派来了聂红衣,孔真玄和早早逝去的吕云庭,更重要的是他用一己之力保住了危如累卵的大奉,为大奉造了一个繁华盛世,保住了大奉最后的脊梁;但可惜的是,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能和关丞相说上话,一句也没有,他有时也在想,若是关仲贤没死,现在的大奉又会是怎样?自己又会是怎样?
宁延目光看向窗外,万里黄沙,此刻的他就像一个远行的游子,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我宁延不足以和关丞相相提并论,我只是不想辜负我爹。。”宁延默默说着。
这句话声音不大,但却传入了马车上两人的耳中,二人也不多言,只是默默的陪着宁延往前走,至于能走多久,他们也不知道,但他们希望可以更久一些。
。。。
宁延携带北蛮重器东皇钟前往边境祭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项州,对于项州百姓来说,这无疑是扬眉吐气,彰显项州军威的大好事,所有百姓都为之鼓掌称快,要知道上次在边境祭天还是三十年前项州初立的时候,宁致和唐云天带着三千将士用北蛮十七位贵族的首级祭天,气的北蛮大汗大病三天。
西固城中的小酒楼内,往来食客无一不在相谈宁五少要去边境祭天的事情,说到兴起之时,还会痛饮几杯,就连平日里吝啬的老板都在此时请了一位说书先生,说着宁延宁五少的事迹。
“诸位,且说这宁家五少乃宁国公膝下第五子,长的是眉清目秀,玉树临风,好似寒山璞玉,深海明珠,出生之前宁府便有瑞麟降落之象,出生之时更是周身绕紫气,手脚握昆仑。。。”
这些说书先生略显夸张的话在这狭小酒楼中似乎很受欢迎,说到宁五少赴北蛮,夺重器之时百姓更是鼓掌称快,惊呼连连,而在酒楼的西北角,一对黑衣男女正屈膝盘坐再软榻上品食美味,或许是因为一身黑衣的缘故,四周食客都有意的避开他们一些。
听着说书先生的关于宁延的评书,黑衣男子一口黄酒下肚,闭眼道,“苦涩辣喉,比起珍宝斋的美酒差的远。”
“此酒不过百文之钱,那珍宝斋的酒水那个不是白两银子之上,二者之间如何相提并论?”女子冷笑道。
右臂不便的男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