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革军队,才能救大明朝(2/3)
满了对大明军队现状的无奈和失望。
士兵张三叹息道:“我们当兵的,实在是太惨了!”
李四点头应和:“是啊,军中条件艰苦,经常饿着肚子打仗,而且。就算我们忠心耿耿,在皇帝和士大夫眼里,也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人。”
张三愤愤不平道:“明朝在太祖皇帝时,建立户籍制度,将百姓按照职业属性分成各色的户籍。农民为农户,手艺人为匠户,我们当兵的就被归到了军户里面。各类户籍,世世代代不能更改,我们军户,世世代代都为军户,没有晋升通道,在社会上地位低下。充军打仗时,父亲战死了,由儿子去补上。儿子战死了,又由儿子的兄弟去补上,这就是大明固化的军户制度。”
李四哀叹一声:“哎,在明朝,当乞丐都比当军户强。当手艺人也比军户强。他们至少有自由,而我们军户呢,世世代代都要被束缚在边关的苦寒之地,一生下来,就只有这一条路,世世代代只能当一个兵,连晋升成将领的机会都没有。”
张三越说越气愤:“军户平日里为大明朝种地,战时替他们卖命,出征的各项费用还得自己掏腰包,钱不够,有的军户就只能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甚至卖儿卖女去凑。有的军户出外打仗保卫国家,家中的老婆也被别人勾引走了。我们当军户的真受气。”
李四苦笑道:“明太祖皇帝制定的军户制度,不要朝廷掏一分钱养活军队,让军户自己养自己,”
张三感慨道:“是啊,军户可谓是明朝社会地位最低的一群人。就连种地的民户和靠手艺为生的匠户,都不愿意嫁女儿给军户,我们许多军户到了四十多岁,都娶不到老婆。”
李四愤愤不平,道:“是啊,民户和匠户,都嫌我们穷,嫌我们下贱。”
张三回忆道:“国家很富有的时期,各地很多军户家庭就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何况现在明朝国力渐衰,军户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啊。”。
李四道:“朱棣皇帝时,就发明了一种叫“班军”的制度,让各地驻守的守军,每年轮流去遥远的塞外和海防巡逻、防守和作战。但是产生的费用呢,他可不管哦,包括路费,食宿费都由我们军户自己掏腰包,许多没钱的军户,就卖家产、卖儿卖女去凑。军户更怕生病,生病了也没钱去治疗,生死由命。”
士兵王二道:“唉,打起仗来,什么都是我们军户自己出钱,各级将官也不管我们这些可怜的士兵,他们贪污腐败,雁过拔毛,克扣军备,我们军户受尽了气。”
士兵李四叹息着附和道:“是啊,是啊,军户还要受到各级将官的奴役和剥削。让很多军户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士兵王二道:“前年,朝廷派人去视察各地卫所,发现有很多军户家庭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破衣烂衫的。”
士兵李四道:“还有的军户女子只能裹着一片布遮羞的呢,连请裁缝做衣服的钱都没有。”
张三表情夸张地说道:“更夸张的是,有御史巡视军营的时候,居然看到军户吃草根树叶充饥!烤着野生动物腐败的肉块狼吞虎咽,整个卫所周围都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臭味,但军户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李四震惊得合不拢嘴:“我们在大明当兵,不是思考能不能在战场英勇战死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会不会还没去打仗,自己就先穷死饿死了。”
张三道:“我们军户当兵,有时还需要自带武器装备。从太祖皇帝开始,国家会给军户分配土地,士兵的口粮是由屯田的军户耕种,收获之后上交朝廷,再由国家按月分配。可这分配下来,又被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层层克扣,到我们这里来,就所剩无几,不够养家糊口。”
李四道:“这军户制度,看似完美,朝廷不用花一个铜钱,就可以养活一百多万的军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