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第124章 汉人的骨气——史可法(1/2)

目录

皇帝朱由校为何要重用史可法?这其中的缘由可大有文章!原来,朱由校乃是一位穿越而来的现代大学生,他对历史可谓了如指掌。

在他的脑海中,史可法的形象熠熠生辉,史可法不仅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史可法,这位河南祥符人,以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抗清名将和民族英雄。

史可法生于1602年,卒于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他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先后在西安府担任推官,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当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缢。

之后,福王朱由崧监国时,史可法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在福王朱由崧称帝后,史可法因受到马士英等人的排挤,选择自请出镇淮上。他以坚定的决心和超群的智慧,成为了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然而,历史的巨轮始终滚滚向前,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史可法的命运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扬州到白洋河,史可法不辞辛劳地部署诸镇抗敌军事。但弘光朝廷内乱不断,总兵许定国竟诱杀高杰并投降清军,一点骨气没有。

而大将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讨伐马士英时,史可法虽未及时赶到平定叛乱,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国家的安危而努力。

在扬州,史可法率领军队与清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然而,最终扬州城还是被攻破了,他也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决不肯投降,最终惨遭杀害。

令人痛心的是,与他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将近八十万杨州人,扬州城内的尸骨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史可法本人也在这场浩劫中尸骨无存,只能以衣冠被埋葬在梅花岭。

在封建王朝的时代,史可法无疑是汉人最后的骨气之一。朱少龙在尚未穿越之前,史可法的英勇事迹,就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为之感动不已!

朱少龙穿越而来的朱由校深知,唯有重用忠臣清官,方可拯救这摇摇欲坠的大明朝。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史可法提拔至朝中,委以一品大臣的重任。

史可法,这位忠臣良将,从此肩负起了辅佐朱由校治理国家的重任。

并且。历史轨迹已经被改变,史可法长命百岁,在朱由校的英明领导下,史可法得以施展其才华,尽心尽力地为国家繁荣昌盛出谋划策。

一提起历史上扬州城被攻破的话题,朱由校的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扬州十日”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那是一个无法磨灭的历史烙印,也是一个深刻在民族心灵中的痛苦回忆。

朱少龙穿越而来之初,心中便暗暗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阻止这场历史悲剧的发生。

为了全面理解明末历史的沧桑巨变,必须熟知“扬州十日”的详尽历程:

历史上,明末清初,中原大乱。在这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北方的清军不断南侵,与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政权以及后来建立的弘光政权展开激战。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缢后,明朝的覆灭仿佛打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但谁也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扬州十日将成为另一个悲剧的起点。

1645年的5月,扬州城的天际线被浓重的云层遮蔽,城中弥漫着肃杀之气。随着清军十万大军就要兵临扬州城下,史可法率领的守军也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刻。

这座古城不仅是江南的富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还是南明的象征,是民心所向的堡垒。

““将士们!”史可法的声音犹如洪钟,在战场上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诡异游戏:病弱系NPC拯救人类 震世狂龙 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 许一人之偏爱 宋三娘的发家致富路 熟苗女靠打工改命 罗德岛前进 入虚 都重生了,就干点别人没干过的 救命,我不要在快穿界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