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曾经的知己(2/3)
的辛勤,让日子稍加滋润,增添日常的一抹暖意。
但这并不改变他们是明朝最底层民众的身份。
权力阶层们在斗法时,根本不关注这些蚂蚁的生命和生存状态。
他们深谙游戏规则,自认操控着这天下的命脉,无论天下如何变迁,决策权牢牢握在掌握权力的大臣手中。
至于底层人民的死活,他们的生存状况,更像是对自己作为权力者角色的某种隐性保护,让人们无话可说。
而所有受益者明白手中的利益来源于对民众的压榨,但在这过程中,他们依旧毫不犹豫地消耗着“蚁族”的生命和资源。
徐允恭行动极快,即便是如此暴风雨的极端天气下,也未能影响他外出活动的打算。
然而,徐允恭仍是在那一刻率先聚集人马,策马奔腾朝着皇宫行去。
虽然他对此次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秘密还不得而知,但他深知此时正面临一个重大考验。
全国的目光皆汇聚于他,任何决策不慎都意味着可能会面临一败涂地的后果。
尽管作为魏王府的长子,生活无忧,即便是未来的某一天继承父志,无论才情多么平庸都能借助妹婿即位时的优势得到继承,眼前的奢华便是证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出身于军中并历经多位名师教习培育的徐允恭,内心早已定立明确的底线。
他注定不想过平凡的日子,也不甘愿平凡。
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是最难以接受、最痛苦的一种状态。
心中有目标,动作便愈加决绝,在倾盆大雨之中策马的速度更加迅疾。
一袭红衫的快速飞掠,虽被雨水浸透,其光芒依旧耀眼。
原本徐允恭准备直冲皇城大门以对峙这些不驯的学子,没想到就在队伍经过太平桥时,自北方急赶而至的另一队兵马挡住了他们。
虽是骑队并以极快速度行进,大雨使得远处看不清敌方旗帜,因此双方仅在这个狭小的桥口减速。
他们担心的是对方的到来并不会危及自身安全,在这种背景下,这里是明朝的京都,当下并非有敢于此叛乱抗旨之时。
双方并未会合在一处,而在百步开外各自停顿,立刻派出了自己的信使前去交涉。
事过之后,徐允恭才知道抵达此地的队伍,原来是御史台和刑部派出的人。
“指挥官阁下,刑部带来的人都不少。”
返程回来的人赶紧向徐允恭通报消息。
通过眼神他似在暗喻,期望徐允恭能让一让。
“眼下之事不是你们刑部所能管辖的,今日若能先做此一步妥协,将来锦衣卫的名声将会受到影响,恐怕不复当初之威。”
自然明白属下的意思,面对这一团混乱的局势, 若有人能够先为他分忧解难,并非无效的举动也能提供更多的参考。
若不是现在的情境完全不同的话,不那么顽固的徐允恭可能还会认真考虑这番建议,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他的决定不可同日而语。
“通知刑部与都察院的人员,让他们紧随我们的队伍之后行动。”
———
徐允恭的命令如风,带着新的秩序向前行。
这场争执、这场较量将在此展开新的局面。
今天这桩乱局,以我们锦衣卫担纲主体任务为大端,只需跟进收网,接收被缉获囚犯就行了。
"徐允恭再拉紧战马的马蹄子,展现出一副准备再次冲击战场的模样。
然而,在他手中的鞭梢刚垂落之际,又想起了什么事儿,他转身对着身旁待令的下属说道:"通知你们放心,这次的功劳簿上,必定少不了诸位的一笔。”
接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