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为了稳住疯批夫君,我苦心竭力

第233章 君臣(1/2)

目录

“皇恩浩荡,儿臣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怨气。”

“朕要听实话。”皇帝语气依旧温和,落在王昭萱身上的眼神却凉了几分。

王昭萱微微笑了,顺着他递来的那根以舅甥关系做的杆子往上爬。

“那昭萱说了,皇舅舅可不要生气。”

皇帝瞥了一眼没什么表情的晋熙长公主,颔首应允,“你母亲在这儿,朕哪能把你怎么样。”

有亲娘撑腰,王昭萱也不怂,老老实实地给他想听的回答。

“从前儿臣年纪小,乍然接到赐婚的圣旨,要嫁给话都没说过一句的皇子殿下,虽然说不上怪谁,但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

王昭萱抬头,“但现在,儿臣是真的感激父皇,因为您让儿臣嫁了一个好人。”

这是皇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评价刘琮,即便如沈修为等武将对刘琮多有赞誉,但话里话外也不免感叹他的狠厉狡诈。

好人这两个字太单薄也太纯粹了,怎么看也不适合放在刘琮身上。

她的答复只令皇帝觉得索然,“看来他对你很好,那朕也就放心了。”

“不是因为这个。”

王昭萱心知皇帝并非因为西阳王一事不满,他无非是担心王家生了二心,刘琮对太子产生威胁,又气恼这次北伐的事上刘琮的逆耳之词,所以才处处挑刺。

“儿臣自幼读圣贤书,尊孔孟之道。说王爷是好人,是因为他对生母孝敬恭顺,对子女关切疼惜,从未失信于人。更因为他仁民爱物,对百姓尽责,对君主尽忠。”

“哦?”皇帝不曾想会听到这样一番直白的赞誉之词,笑年轻人情浓时迷了心智,饶有兴致地与王昭萱论辩,“你所说忠、孝、仁、信,皆是君子之德,怎么偏偏悌敬这一样不见提及?”

“回父皇,儿臣只说实话,前面所说都是嫁与王爷后亲眼所见,但他在外任职,鲜少与诸位兄弟相聚,‘悌’此一德自然无从论断。若盲目夸耀,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儿臣不敢。”王昭萱理直气壮地说。

“老三得了你这么一位向着他的王妃,是他的福气。”

“皇兄。”世上敢出言打断皇帝的,也就是晋熙长公主了。

“武陵王虽为皇子,但从出宫开府之日起,他更重要的身份就变成了朝臣。在皇家,‘悌’此一字是君主对臣弟姊妹的宽容体恤,就如皇兄对臣,亦如太子对诸位皇子。而武陵王不过是一个臣子,忠君便已经足矣。”

“百年之后,他与太子是君臣,不是兄弟。至于如何对待其他人,自然应跟从君主的心意。”

她话里的意思,在场的除了刘元晟没人会听不懂。王昭萱一门心思在提防皇帝上,不承想亲娘会有这石破天惊之语,当即呆住了,暗戳戳用眼尾去窥探皇帝的反应。

“这是你和王瑞的想法?”

皇帝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盯着晋熙长公主的目光凌厉认真。

“这不单单是臣和王家的想法,也是武陵王唯一该有的想法,你说呢,皇兄。”

话到此处,便是摊开了告诉皇帝,她对背地里的监视和暗查清楚得很,但她明明白白地说,长公主府和王家只会忠于皇室正统。

至于刘琮自己怎么想,她不在意,皇帝更加不在意。

没有他人的襄助,武陵王在朝堂不过如塘上的浮萍。不仅是高坐龙椅的皇帝,京城的文官眼里,从来都没有刘琮这个名字。

刘元晟手里的扳指没拿稳,跌在木桌上磕出清脆的声响,好比敲在王昭萱脑中的一口洪钟。

她双膝跪地,额头紧贴在手背之上,朗声道:“效忠天子是臣等的本分,武陵王府自当如此。”

晋熙长公主从袖中掏出一物捏在指尖,借着被窗柩切割得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让你好好修炼,你说师尊看看腿? 娇软军嫂又怀了,凶戾军官夜夜哄 超神:为自己活一次,天使! 英雄觉醒:我家人都是天秀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道爷,咱们一起成仙! 小小的守护 快穿之旅,创世神追妻无下限 重生后财阀大佬只粘我 顶不住了:禁欲总裁花样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