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愧疚(1/2)
在王昭萱离开王家的前一天,又一封赐婚的圣旨传遍了京城。 淮阳王刘域和离半年后,得了大将军沈修为的孙女做继王妃。 “看看,人竟然能厚此薄彼到这个地步。去年太子和刘域牵扯进始安王谋逆案,他随意拉个人砍了就算完,现下太子一开口,他又巴巴地把沈家捧着送了过去。” 晋熙长公主对王昭萱挤了挤眼睛:“赶紧跟你男人说说,让他学着刘域点,巴结上太子,京城还能少得了他的位置?” “淮阳王的本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学得来的。”王昭萱不无讥讽地说。 王昭萱陪着爹娘在后院的水榭中说话。母女俩坐着吃茶点,王瑞端着盘鱼食时不时往水里撒上一撮,饶有兴致地看湖中的锦鲤争食。 “可惜太子用错了心思,沈将军并非是能用联姻之法拉拢的人。”他淡淡地说。 “至少在北伐这件事上,太子很难得到他的支持。” “他反对有用吗?”晋熙长公主嗤笑一声,“到现在,朝堂内外像他一样不看皇帝脸色,还坚持劝阻北伐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又掀得起什么风浪。” 王昭萱想到刘琮反战的奏折,移开眼神假装看檐角处挂着的铜铃。 晋熙长公主瞧她一眼,紧皱的秀眉透露出对刘琮的不满。 “你那犟种夫君的性子是拗不回来了,但两个孩子还小,不能学了他。” “阿娘是说......”王昭萱半是疑问半是期待,目光在父母之间游移。 王瑞将鱼食尽数倒进湖里,云淡风轻地走到桌边,“先前你们写信询问孩子开蒙的事,为父前些日子给一位昔年好友写了信,请他去王府接下这份差事。过几个月他便会上门,你们要以礼相待。” “多谢阿爹。”王昭萱喜出望外,连连点头道,“夫子来了自然是王府的上宾。” 果然有难题还是得找爹娘啊! 她和刘琮虽然跟文盲不搭边,但自己懂跟教学生是两码事。回想一下史书里对他们的后代是什么评价,王昭萱很难对自己和刘琮的教育能力抱有太乐观的态度。 有靠谱的先生坐镇,她的压力便会大大降低。她爹选人她放心。 高兴完过后王昭萱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每次回家都连吃带拿,如今不光拿钱拿物,连人都一块儿拿了。 她摸着微微发烫的脸皮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给爹娘行了个礼。 “女儿到了如今的年岁,不能为爹娘分忧便罢了,还总是给你们添麻烦,实在羞愧。” “我生你可不是为了让你分忧的。” 晋熙长公主爱怜地摸了摸她的脸,“咱们一家人都在一块儿,单你漂泊在外没个依靠,爹娘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是啊。”王瑞轻叹,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况且你一直都做得很好,无论是作为女儿、长姐,还是王氏女。” 从回到这具身体,接收到前十八年的记忆起,王昭萱就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真正幸福的家庭,她从来没有怀疑过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在此刻,这种感受愈发深刻。 即使她再三向父母证明,自己现在过得很好,他们因为她被迫出嫁产生的亏欠感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那上辈子呢?他们看到郁郁寡欢的自己,心里又该是何等的煎熬? 晋熙长公主惊讶地伸手用指腹在王昭萱颊边抹了一下,问:“怎么还掉眼泪了?” 王昭萱眨眨眼把泪意憋回去,掩饰道:“明天就要走了,女儿舍不得你们。” “你嫁人之前可没这么爱撒娇。” 话是这么说,晋熙长公主脸上找不到半分不喜的意思,反而还半抱住了女儿的肩膀。 古人本就含蓄,王昭萱又以王氏嫡长女自居,当然不肯常常露出小女儿态,失了她高门贵女的气度。 “女儿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话你不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