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香港人也不好混(2/3)
张芷说:“你看这孩子如今长大了不少,也变得越来越粘着你了。你有没有想过,送她去香港读书呢?”
张芷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姐呀,不是我不想让她去香港读书,而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呀。你想想看,我公公婆婆他们居住的可是廉租公屋,房子小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全家人想要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都得跑去饭店才行。而且两位老人家好不容易才把孙子拉扯大,早就放出话来,表示再也带不动孩子啦。”
“再说了,香港这边的幼儿园每天只上半天课,需要家长自行选择,是上午送去还是下午送去。这样一来,孩子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家里,可我们又没办法时刻陪着她……唉,真是让人头疼啊!”
“还有就是我家婆那脾气啊,我的天呐,要是我姑娘落在她手里,那不得被她骂得狗血淋头、死去活来呀!我在那里,她都老是对我恶声恶气的,动不动就骂我是什么‘北姑’之类难听的话。哼,那个老东西还自以为我听不懂呢,真是可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那个老不死的,她还老是嫌我胖,叫我去减肥。见我不听,又去和我老公说,我老公嫌烦。顶她说,减什么肥减肥?再减还能减成20岁小靓妹?她才不折腾啦。我想好了,等他们老了走不动道的时候,可千万别想我伺候!”张静气愤地说。
保姆听了忍不住说道:“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张芷听到这话,像是找到了知音一样,立马凑过来接过话题,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她家公家婆的那些事儿:
“你们不知道哇,我家公年轻的时候,和他哥哥一起偷渡香港。结果呢,半路上出了事,他哥哥不小心掉进水里淹死了,只有我家公一个人,幸运地活着到达了香港。到了那边之后,他也只能靠给别人干些修下水道,这样又脏又累的活儿为生。一直等到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存些钱回到东莞,娶了我家婆。”
“然后呢,他俩一口气,连着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老公就是那个倒霉催的大儿子。”
说到这里,张芷顿了一下,接着说:“还有更奇葩的呢,他们家每年祭拜祖先的时候,拜的居然不是他自己爷爷爷奶奶的坟墓,而是他大伯的衣冠冢。他爷爷奶奶的坟就在东莞好好地埋着呢,但我家公却说,如果当年没有他大哥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他,他根本就活不到现在。所以啊,哪怕他大哥只剩下个衣冠冢,也要年年祭拜。唉,真搞不懂他们老一辈人的想法!”
我以前不知道,每一年都会陪着他一家人去拜,而且每次去的时候,还会特意带上饮料和烤肉烤乳猪呢,一同前去祭拜他们家的大伯。后来知道我就忍不住。
你们不知道,那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集体野炊!甚至连一张纸钱都不许烧,这算哪门子的传统习俗?所以啊,我老是会说我老公,我说你们家这兄弟几个啊,真是一个比一个混得差劲儿,说不定问题就出在这祖坟上头,是不是拜错地方啦?
没想到我老公,居然也这么认为,只可惜他胆子小,根本不敢把这话,跟他老爸讲出来。
这时,一旁的张静插话说道:“这事儿毕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运势,咱们还是得上点儿心、重视起来才行呐!”
张芷则接着话头说:“可不是嘛!我之前在庙里,可是没少给他们一家人,做法事,前前后后捐出去的钱,数都数不清了。这不,上次去香港的时候,我家公公还挺体谅我的,专门给了我一笔钱,嘴里直说我辛苦了、不容易。还说他家大儿子,不太让人省心,叫我别跟他一般见识,好好地跟他一块儿过日子就行啦。”
听到这儿,张静笑着回应道:“既然这样,那你可得得知足常乐!”
张芷一脸愤懑地说道:“我知足个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