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论功行赏(3/4)
牢狱。
出了刑部大牢,看着满天星辉,听着蝉鸣蛙叫,一直压在姜幼薇心头的巨石被挪开,她如释重负。
重生至今,她终于可以放下前世的过往和仇恨。
今后,她终于可以只为自己而活!
只是心头为什么会有痛痛的感觉?
——
沈家军得胜还朝,上京百姓夹道欢迎,自发迎接的百姓队伍从城内绵延至城外数十里。
姜妧姎跟在景帝身后,亲临城外十里亭迎接大军归来!
远远地看到护国公沈毅身披银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走在最前面,在他身后的是芝兰玉树,冷面冷清的大表兄沈霁。
沈霁身后,一左一右并排骑行的分别是关沵和陆九渊。
姜妧姎勾唇浅笑,她倒是很期待看到待会淳王兄见到陆九渊的表情。
至于关沵,就让他再做几天左拥右抱的美梦吧。
沈毅下马后,几个箭步上前率先跪下,“陛下亲临,臣实在惶恐。”
景帝也迎上去,一把扶起他,“沈爱卿率领大军在西北一待就是几年,此番西北大捷,得胜还朝,沈爱卿当居首功,沈家军为我大盛疆域安定,边境百姓安居乐业立下赫赫战功,朕心甚慰!”
这一刻,不管景帝心中对沈家军有多忌惮,但面上仍是一派君臣同乐的和谐模样。
姜妧姎唇角压得极平。为君之道,在于权衡。作为女儿,她理解父皇身居皇位,需要平衡朝中的势力,不愿沈家外戚独大。作为亲友,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沈家死于君臣猜忌。
景帝说着,一抬手,“魏德胜宣旨吧!”
身后的魏德胜极有眼力见地拿起一道明黄的圣旨,展开,清清喉咙,准备宣旨。
明眼人都知道,那是论功行赏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自朕即位以来,西北战事频发,边疆不宁,百姓流离失所。
幸有勇毅之将护国公沈毅挺身而出,率大军抵御外侵,自镇守西北以来,屡立奇功,身先士卒,杀敌无数,守卫疆土,寸步不让,朕心甚慰!
今西北大捷,大盛与南夏国签下停战协定,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册封护国公沈毅为镇国大将军,赐金甲,以彰显其军功之胜。赐良田千顷,金银珠宝百箱,上京府邸一座,以示皇恩。号令三军,以镇国大将军沈毅之忠勇为楷模,奋勇杀敌,固我疆土!钦此!”
看到父皇话还未说两句,对大舅舅的封赏已下,姜妧姎挑眉,父皇这是有多怕大舅舅当众以军功求父皇放过母后啊!
果然姜妧姎能想到的,沈毅也想到了。
听到景帝对他的封赏,沈毅眉心微蹙,眼中的担忧一闪而过。
不过他虽是武将,可毕竟为官多年,深知这种关头更不能和陛下硬碰硬,况且今日即便不为他自己,也要为同他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着想,此时万不可和陛下对着干。
继续阅读
沈毅毕恭毕敬地跪下接过圣旨,“臣沈毅领旨谢恩!”
沈毅接旨后,又恭敬道,“此番西北大捷,离不开全体将士的浴血奋战。臣不敢居功,斗胆替他们向陛下讨赏,请陛下念及他们的付出,论功行赏,以慰军心!”
其实不用沈毅说,景帝也会论功行赏。不过主帅替三军讨赏的形式还是要走的。
果然景帝顺着沈毅的话说下去,“爱卿递上来的折子,朕已经命兵部会同枢密院商议封赏一事了。”
“不过爱卿在折子中言明有一人在西北战事中英勇无比,不仅第一个登上了树城的城楼,拿下了先登之功。还第一个斩下了南夏国大将尼康的头颅,第一个拔下了南夏国的军棋,挟持了南夏国的三皇子。如此功勋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