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名将高顺

014董卓废帝(1/2)

目录

当鲜卑十五万骑兵入境,幽州境内愁云密布之时,大汉朝廷雒阳京城,也已是黑云压顶。

董卓自进司空以来,朝中大权日益落入其手,而董卓欲废帝另立之心,朝中众人皆知。在朝议废立之事时,数名忤逆之朝廷重臣,亦或罢或贬。

这日,董卓聚百官再议废立之事,尚书卢植逆忿董卓,引得董卓大怒,欲将卢植杀之,侍中蔡邕、议郎彭伯极力相谏乃止,但卢植尚书一职被免,卢植遂离京逃隐上谷一地。司空府掾属、虎贲中郎将孔融亦因多次规劝董卓,被董卓所恶,贬为议郎,随后令三府举其为北海相,贬出京城。一时之间,京城朝臣惶怖莫敢。

董卓下朝回到府上,下人来报,郎中令李儒大人上门拜访。

董卓喜道:“文优来了,快快有请!”说完,急忙着布履出门来迎。

见李儒站在门外,董卓上前一把抓住李儒:“文优,汝来吾这,还要如此多礼乎?快快请进!”

李儒微微一笑,道:“董公今居朝廷高位,儒不可无礼,徒令朝野轻视。”

董卓一愣,指着李儒哈哈大笑道:“吾怕谁?文优大可不必如此,吾等以后当如相识之初。”

待进正厅坐定,董卓道:“如今局势微妙,还需文优教吾,事当如何决之。”

李儒微倾上身:“董公明鉴,既有决断,儒以为宜早不宜迟,迟恐生变。”

闻听李儒之说,董卓初始默然不语,最后狠狠地点了点头。

八月末,司空董卓于省中设宴,会集朝中公卿,令中郎将吕布率披甲之士千余,侍卫左右。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待酒行数巡后,董卓起身,手按宝剑,徐徐扫视一圈,道:“诸公,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百官闻之,众皆默然不语。

司隶校尉袁绍,字本初,素有清正能干之名声。在宦官与何进争权时期,袁绍备受大将军何进重用。绍建议何进杀掉所有宦官,然何进受何太后阻扰犹豫不决,于是绍再次献策调董卓、丁原等人领兵进京兵谏,遂有后续之事。

此时袁绍见董卓八面威风、不可一世,不由心中一动,挺身出席,手指董卓大声喝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见之大怒,按剑大声叱绍:“竖子安敢如此乱语!吾今领司空之职,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今欲为之,汝焉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亦拔剑道:“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董卓大喝一声:“来人!与吾将此厮绑了”正待往下说,见李儒在旁以眼止之,顿时醒悟,接着道:“轰出门去!”

袁绍道:“不劳董公之手,吾自走之。”于是手提宝剑,朝四周百官揖首辞别而出。

见袁绍离去,董卓转身对太傅袁隗道:“太傅,汝侄如此无礼,实令人可恨。吾今看太傅面,姑恕之。敢问太傅,吾所议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笑道:“司空所见是也,吾焉敢不从。”

董卓见袁隗从之,转瞬间哈哈大笑:“好!此事既为太傅认可,卓定当极力行之。诸公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一起躬身道:“下官等悉听太傅、司空之命。”

当晚,董卓听闻袁绍将司隶校尉之印悬挂东门,出奔冀州去了,大惊失色,遂传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入府商议。董卓道:“汝等一议,袁绍此去若何?”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为人较为贪财,早与袁绍暗自相通,见董卓问之,周毖道:“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目光短浅,不识当前大局,因恐惧司空而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若朝廷发文急捕,势必逼反其人。”

伍琼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医品太子妃 狼群号召 世子很凶 青云之志 那些年我们逝去的青春 懒癌郡主进京记 贵妃有心疾,得宠着! 半劫 马前卒 谁说暗恋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