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拜访田丰(1/2)
巨鹿郡治巨鹿县,地势辽阔,一马平川,县城方圆数里,一条条宽阔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来来往往。
高顺与太史慈赴巨鹿郡,二百余名陷阵营士兵一路相随。二人来到郡城内一个大院前,大院很是宽敞,栽种着几棵高大的柳树,透出墙外。只听院内传出一阵朗朗读书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高顺探头一看,原来院内正在讲学,数个十四五岁少年,正跟着一儒士读《论语》。儒士约莫三十五六,脸夹清瘦,额头微突,眉分八彩,两眼有神。
见儒士结束授课,太史慈上前敲开门扉。儒士见来了生人,虽有意外,但还是起身相迎。
高顺拱手道:“在下高顺,字仲义,并州人氏。今闻元皓公在家,特来拜访。“
田丰亦拱手道:“请进!”
高顺边往里走,边笑道:“刚在门外,听元皓公讲《论语》,很是精彩。《论语》顺亦读过,不过有数句始终难解其意。如孔子谓子渊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顺一直不明,还望元皓公教吾。”
田丰不明所以,只得道:“此之意是: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吾和汝才能这样吧!”
高顺接着道:“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此意何解?”
田丰不耐,不过还是答道:“子路问:若先生统帅三军,愿与谁一起共事?孔子道:赤手空拳与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不后悔者,吾不会与其共事。与吾共事者,必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且能达成者。”
高顺一揖,道:“今闻元皓公一语,方顿然大悟。依元皓公之见,韩州牧及已故贾刺史,属于可共事者,还是不可共事者?”
田丰摇头不语。
高顺一笑:“元皓公乃真君子,背后不语他人。不过,依顺来看,贾刺史乃是赤手空拳与虎搏斗之直臣,韩州牧乃是徒步涉水过河之君子。贾公与韩公,若生在武帝、宣帝时代,位居三公亦有可能,然生不逢时。当今乃是虎狼当道,礼乐甭坏,只能以武止戈,以兵治暴。所以,贾公遇难自身不保,韩公处境亦不看好。村夫都知不立危墙之下,何况其他。元皓公,不知顺之见解是否正确?”
田丰不由一笑付之,不过心中却是默念数声:“高顺高仲义?高顺高仲义?”
田丰猛然惊问道:“莫非是新任并州刺史,被拜为荡寇将军、封威远乡侯的高顺?”
高顺恭恭敬敬一揖,朝田丰下拜道:“顺久仰元皓公大名,特来请元皓公出山,助顺一臂之力。”
田丰不由一愣,推辞道:“田某山野村人,才疏学浅,怕让威远乡侯失望。”
高顺微微一笑,轻尝一口茶后缓缓道:“元皓公,读书之人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能为天下立言,亦当为万民请命。绝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那样岂不荒废吾等大好岁月和才华学识。”
田丰若有所思道:“不知威远乡侯对天下之势有何见解?”
高顺道:“前有宦官乱政,后有权臣专权,以致忠臣失势,皇权旁落。观今天下各州,正厉兵秣马,整顿军备,相信不日便有勤王之师进军雒阳,董卓之势必危,不出数月雒阳亦会大变。但董卓之后,地方诸侯威权既成,必各自为政,朝廷之令不出雒阳,群雄并起,重现春秋战国之乱。一旦战乱连年,生灵摧残涂碳,那时大汉气数离尽不远矣。”
田丰笑道:“想不到威远乡侯有此见地,对天下大势了如观火。不知威远乡侯将来有何打算?”
高顺沉声道:“惟愿早日荡平乱世,使天下百姓少受苦难!”
见田丰微微点头,高顺转而言道:“不过,并州地处边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