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讲】(8/8)
空,真谛、俗谛都空。
“离即”,离开了俗谛;“离非”,离开了真谛。一空一切空。
看双照。双照是假观。
是即非即。
这个“是即非即”的观念在这个“即”,也就是说它即是、即非。它当下是俗谛,当下也是真谛,所以一假一切假。
所以,从双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从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总而言之,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个就是顺入中道的实相。
这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解释一下。说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
比方说我们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个镜子,一个清净光明的镜子。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个地方,这个镜子就显出一个人的影像。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们看这个人的影像,你说这个镜子里面有没有人?有没有人?
你说它本来没有人,没有错,即空就是它本来没有啊;就算有,也不是真实有,如果前面人跑掉,它相就没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说离一切相。
但是,你说它真的没有人,它还真的有一个人的相在那里面。你说它没有人吗?即假,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
那你说这个镜子到底有没有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古德讲一句话说,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讲这么玄妙,而是道理本来就这么玄妙。你看大乘佛法讲得很奇怪,什么即空、即假、即中。其实道理本来就是这样,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你说镜子的人到底有没有?你说它有也对,没有也对。
这个地方就讲到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