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封赏朝野(2/2)
御史、尚书,三日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十一月初五,董卓又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等,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李膺及诸党人。
司空杨彪率先奏道:“前太傅陈蕃、司隶校尉李膺,建宁元年因与大将军窦武密谋翦除阉宦,不料事情泄露皆为阉宦所杀。李膺、陈蕃之宗族、门生、旧部属,被免职禁锢、谪徙、废禁者六七百人,此皆为阉宦所害。今阉宦悉数被除,党锢一案理应予以反正。”
司徒黄琬亦上前奏道:“窦武、陈蕃、李膺功在社稷,三人之爵位亦应恢复,宗族子孙、门生、旧部属应加以擢用。”
帝准奏,复窦武、陈蕃、李膺三人之爵位,任陈蕃之子陈逸为鲁国相,李膺之子李瓒为东平相,窦武之孙窦辅举孝廉。
太尉董卓奏道:“此前因宦官当道,使周瑟、伍琼等有志之士不得重用,郑泰、何颙、荀爽、陈纪、韩融等无数名士失于乡野,朝廷宜尽举其才而用之。”
帝然之,以周瑟为吏部尚书,伍琼为侍中,郑泰为尚书,何颙为长史,荀爽为平原相,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郑泰、何颙、荀爽、陈纪、韩融等皆为天下名儒,俱受党锢一案牵连,今获重用,一时皆言,朝中百官唯董公能广开言路,善用贤能。
不数日,侍中伍琼奏道:“并州大捷!太原郡守、折冲校尉、平亭侯拜呈:九月初,顺率并州军回兵太原郡,大败休屠各胡五万大军,杀敌一万,俘虏休屠各胡士兵一万五千余。
十月初十,在太原郡清凉山下臣等大败六万鲜卑骑兵,射杀鲜卑首领和连及部落首领阙居,俘虏部落首领柯最。
闻冀州刺史兵败,臣即率兵入冀州,救援常山国相,东部鲜卑首领素利率五万余骑退走草原。鲜卑战事历经月余,共绞杀鲜卑骑兵三万余,俘虏近两万,缴获马匹三万余,其他物资无数。特将之传报京城。恭祝吾皇万岁!万万岁!”
侍中伍琼又道:“高顺,乃太尉前月擢拔于并州军旅之中,仅月余功夫,即解晋阳之重围,克鲜卑之顽疾,此乃太尉之功也。太尉以一己之力,安邦治国平天下,功可比萧曹二相国,德可比周公孔圣人。”
众官皆不出声,董卓以目视太傅袁隗,袁隗无奈出列奏道:“今天下纷乱已久,朝廷应加强威权,各州既设州牧代天子执掌,朝廷亦应设相国,吾等奏请以太尉为相国,率百官以佐天子。”
帝见太傅袁隗同意,乃道:“准奏,此事就交由袁太傅安排,择日行拜相国之礼。”
新任吏部尚书周瑟道:“高顺率并州军前后败休屠各胡、鲜卑,杀敌四万余,俘虏三万五千,理应予以褒赏。”
帝与相国董卓、太傅袁隗商议后,道:“高顺及并州将士,奋勇杀敌,保土卫国,功在社稷。今拜高顺为荡寇将军、封威远乡侯,兼任并州刺史一职。其余并州战事有功将士封赏,皆可按威远乡侯所议。”
相国董卓见诸事已定,乃出列奏道:“白波军虽为并州军所灭,然黑山军仍在中山、河内等地劫掠,兗州、豫州、陈留、南阳、泰山、济北各地黄巾余孽依然猖獗。今冀州刺史贾琮战死,请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汝南应劭为泰山郡太守,原大将军府掾王匡为河内郡太守,骑都尉鲍信为济北相,集各郡兵力剿灭黄巾余孽,以安天下。”
帝一一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