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第七讲】(4/7)

目录

那身心世界是两个个体。就像两个阿罗汉,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那么身心世界不能产生相互的作用,跟现实的情况不相符合。我们现实情况是,身心世界是相互可以作用的。

过去有一对母女,母亲带了一个小女孩在乡村里面生活。后来遇到了饥荒的时代没有饭吃。这母亲一看,这样死守下去就完蛋了,所以母亲就拿一个布袋装了很多的沙,把这个布袋绑起来吊在梁上面,跟小女孩说:你不要紧张,这边有一包米在这个地方。我有事情,出去办一下马上回来,就用这个米煮粥给你吃。结果这个母亲出去了七天都没有回来。隔壁的邻居一看,这个小女孩都没有吃饭,跑来跑去的。跑过来问:“你妈妈呢?”“妈妈出去不在啊。”“她走的时候交代过什么事吗?”“她说上面有吊一袋米,回来的时候煮粥给我吃的。”邻居就把布袋拿下来,布袋一打开,里面都是沙。小女孩看到是沙的时候,当下马上气绝死掉,因为她心中的愿望被破坏了。为什么她刚开始不会死亡呢?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愿望。一个人心中有愿望会滋养色身,身心世界是互通的,你心中有愿望的时候,你的色身的整个五脏六腑的运作就正常,所以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你看我们一个人的心情,你经常保持愉快,保持乐观,这个是最好的补药,因为它滋养色身。所以从现实的环境,心会影响色身,色身也会影响内心。你看你身体要是不好,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躁动,所以身心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不能够说心在外,身在里面。不可以这样讲,不合道理。

这是阿难尊者第二个执着,执着内心在外。这个是产生了一种身心相外、互不相干的过失。所以佛陀说是没有道理的。

辛三、破转计潜根。分二:壬一、转计。壬二、破斥。

我们看第三段,破转计潜根。

阿难尊者前面提出的在内、在外都被破了以后,他就提出一个看法说,原来我这一念心是潜伏在六根当中。我们解释一下。说我的眼识——我能够看到东西的这个眼识是潜伏在眼根;我能够去听闻声音的这个闻,听闻的耳识,是居在耳朵当中;乃至于我的第六意识依止在意根当中。这个六识它躲在六根当中,它跟外境一接触的时候,这个六识就出来活动;没有事的时候,这个识就躲在六根当中,叫作潜伏根中。以下文来看,他的主要的重点在眼根,以眼识潜伏在眼根来加以说明。

经文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是转计;第二个,破斥。

壬一、转计

【第七讲图三】

先看“转计”的相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这段是阿难尊者辗转计度的相貌。说佛陀您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如您老人家所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这一段是佛陀破除他那个执内,说明“心不在身内”的一段),为什么不在身内呢?因为我的心见不到我的五脏六腑,所以我的心不在身内。

其次,“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因为我色身的感觉会影响我内心的想法,我内心的想法也会影响到我色身的感觉,所以这两个是相互了知的。您看我眼睛一看到您的兜罗绵手的时候,我的心马上产生分别想法,所以身心世界是不能分离的,所以心也不在身外。既然也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现在冷静地好好思惟,我已经知道了,在一个地方。这个是他的转计之相。

这以下佛陀就继续地征问心的处所。我们看经文: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继续阅读

佛陀怕阿难尊者含糊笼统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大唐超时空:甜宠晋阳小公主 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 穿越进网文救男女主 苍凉岁月 神话修真 让你当闲散驸马,你成至强武圣? 影视快穿合集 四个院:许大茂我为国为民 穿越后,我悲催了